Semluk,2007.12第一节肺通气第一节肺通气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第五章呼吸Semluk,2007.12概述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内呼吸Semluk,2007.12第一节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一、呼吸道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称为下呼吸道。血管网粘液腺加温、湿润、防御纤毛收缩→气管口径变小→通气阻力增大气管平滑肌舒张→气管口径变大→通气阻力减小呼吸道Semluk,2007.12气管平滑肌舒缩的神经体液调节:①神经调节: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M受体使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口径缩小,气流阻力增大。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β2受体使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口径增大,气流阻力减小。②体液调节:组织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可以引起气管平滑肌的强烈收缩,支气管口径缩小。Semluk,2007.12二、肺泡(一)肺泡的结构肺泡直径为80~250μm。两肺约有3亿个肺泡。肺泡壁由肺泡膜和毛细血管网组成。肺泡膜由单层上皮细胞及支持它的网织性基膜构成。肺泡上皮细胞分为两型:Ⅰ型细胞(又称扁平细胞)呈鳞状,相互连接成薄膜状,覆盖约95%的肺泡表面。Ⅱ型细胞(又称分泌上皮细胞)呈圆形或立方形,分散存在于Ⅰ型细胞之间,约占肺泡总面积的5%,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PPC)。Semluk,2007.12(二)呼吸膜肺泡气体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组织结构,称为呼吸膜。其厚度为0.2~0.6μm。人两肺呼吸膜的面积可达70m2以上。呼吸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分为6层,自肺泡内表面向外依次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肺泡液体层、肺泡上皮层、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交织成网的间质、基膜层和毛细血管内皮层。Semluk,2007.12呼吸膜结构Semluk,2007.12DPPC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作用:(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2)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3)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泡破裂或萎缩(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PPC)Semluk,2007.12第二节肺通气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主要功能是通气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胸廓:其节律性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Semluk,2007.12(一)肺通气动力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运动1.呼吸运动定义: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肌吸气辅助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一、肺通气原理Semluk,2007.12(1)呼吸形式按呼吸深度分为: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按动作部位分为:腹式呼吸: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婴儿、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严重腹水、腹腔有占位、妊娠时以胸式呼吸为主。混合呼吸:健康成人。Semluk,2007.12(2)平静呼吸频率成人:12~18次/分婴儿:60~70次/分(3)呼吸运动的特点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Semluk,2007.122.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平静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吸气入肺-0.13~-0.27kPa(-1~-2mmHg)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气流停止平静呼气初:肺内压高于大气压→呼气出肺0.13~0.27kPa(+1~+2mmHg)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气流停止Semluk,2007.12Semluk,2007.123.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1)测定方法间接法:气囊测定食管内压直接法:水检压计法Semluk,2007.12(2)正常值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为负值。平静吸气:胸膜腔内压-5~-10mmHg平静呼气:胸膜腔内压-3~-5mmHg特点:①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为负压;②用力吸气时负压变动更大。③用力呼气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吸时)。Semluk,2007.12(3)胸膜腔负压的成因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