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园和离园的保育工作总结作者:罗青女一、来园部分幼儿园相关人员的准备工作:①保安:(繁杂社会与纯洁小心灵之间的“防火墙”)保安要主动和幼儿打招呼,提醒幼儿进门刷卡,并盘问和查看进出校园的可疑人员,对来访人员规范登记(如果家长忘了带卡,则必须请家长到门卫室,并在《接送幼儿登记本》上进行登记)。②护导老师:护导老师可由行政人员或教师轮流担任。首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洗手环境,通过“区域图案化”的方法让幼儿在意识中形成“特定区域”的概念,让幼儿从小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环境准备包括:“洗手步骤示意图”、“肥皂”、“擦手毛巾”、“放置毛巾的器皿”。护导老师应该站在旁边,从开始的提醒、示范、帮助幼儿按照示意图操作,最终达到幼儿能自己熟练完成。③“接受晨检”:(幼儿聚集地健康维护的必要措施)由护导老师完成,必备的工具有:“体温表”、“压舌板”、“手电筒”、“棉签”以及“常用万用要”和“记录本”。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一问”、“二看”、“三摸”、“四看”。④“来园接待”:人员的配备:主班老师、配班老师、保育员。相关人员职责如下:<1>主班老师:在教室门口和教室内巡回。检查室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安全;做好当天活动所需要的各项准备工作;热情与幼儿打招呼,做好接待工作。<2>配班老师:在门口、教室和盥洗室巡回。并做好接待工作,主动和幼儿打招呼;照顾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协助幼儿整理衣裤;适时适当与主班老师互动,协助值日生做好自然角的照料工作。<3>保育员:站在教室的进餐区。保障班级的环境卫生与安全工作。协助教师观察个别幼儿的健康或情绪欠佳的幼儿,做好安抚工作以及个别幼儿的指导。二、离园部分①离园前的准备:<1>玩具整理,教师要提醒幼儿将手中玩具放回原处;<2>仪表整理,教师要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衣物;<3>教师要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交流,稳定幼儿的情绪,总结分享当天活动中的快乐。②离园过程:<1>教师主动招呼家长,与每位幼儿道别,提醒他们带好自己的物品。<2>教师与个别需要沟通的家长有礼貌但简短地交流,或者与他们另外约定交谈的时间,避免疏忽对其他幼儿的监护;<3>护导人员、保安提醒家长带领着幼儿离开幼儿园,遇到幼儿独自走出校门,家长紧随其后的,也要拦下幼儿,必须由家长牵手带领幼儿离开幼儿园,避免幼儿走失、冒领。③“离园后的整理”:幼儿全部离园后,检查活动室是否已经整理完毕,必要时做好第二天要用到的材料。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