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拔高练习一、选择题: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九一八事变爆发于()A.1929年B.1930年C.1931年D.1932年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A.柳条沟事件的发生B.为了摆脱经济危机C.中国军队技术装备落后D.蒋介石正在忙于内战4、“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这是指哪个事件()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于日本侵略者采取的政策是()A.坚决抵抗B.谈判求和C.不抵抗D.投降6、西安事变斗争的对象是()A.日本侵略者1/4B.美国C.蒋介石D.共产党7、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事件是()A.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日本反动的“一·二八事变”D.七七卢沟桥事变8、下面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张学良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领导权B.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C.通过武力方始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9、“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这是1936年如右图所示的爱国者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日电文。同年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初步形成。你知道这位爱国志士是谁吗?()A.张学良B.毛泽东C.蒋介石D.周恩来10、西安事变后,中共派谁做代表赴西安参加谈判()A.周恩来B.叶挺C.张闻天D.陈毅11、、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2/4D.国共分裂对峙12、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D.避免了新的内战二、填空题:13、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有预谋的制造_____________事件,第二天占领______________四个月时间,陆续侵占整个__________________。14、面对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退的东北军组织起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和赵一曼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开始了。三、材料分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给张学良密电请回答:(1)上述密电是何人给张学良的?(2)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进行什么行动?(3)当时张学良是否服从了上述密电?其后果是什么?(4)日本于1932年在东北建立了什么政权?其目的是什么?16、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3/4会上的演讲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7、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穿孔。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世纪老人张学良》材料二:2001年10月14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在美国夏威夷因病逝世,享年101岁。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