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四教学设计VIP免费

识字四教学设计_第1页
1/2
识字四教学设计_第2页
2/2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科任老师:李翠英一.教学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①.认识“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9个生字。会写“寸、落、补、拔、助、功、取、所”8个字。②.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③.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2.分析讲生字的音形结合起来认识生字,渗透形声字识字方法,联系已经会写的字以旧代新来学习本课的生字,并在组词说话中对生字加以运用和巩固。在朗读中体会成语的意思以及韵律美,从源远流长的成语历史中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①.“寸”、“彰”、“障”的读音,区别“彰”和“障”的字形。②.“补“的书写要注意“衣字”,“拔”不能写成“拨”。③.在朗读中感悟成语的意思,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运用成语。2.难点①.认识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②.初步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习运用。3.分析①.认识生字主要采用拼音识字、卡片识字、朗读课文识字、学生相互交流认字经验以共同提高。②.指导书写八个生字,重点指导其中的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字形,把握左右结构字的规律特点把字写规范、美观。③.运用多中方式朗读成语,朗读方式主要采用:齐读、对读、赛读等,在朗读中感悟成语的意思。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成语的特点。2.初读成语,交流意思。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单元课题概述。2、播放视频《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3、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初读生字,初识成语1.课件出示“识字四”中的成语,听老师示范朗读。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读通顺。3.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老师请几名学生读成语,集体正音。4.老师板书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画线拼读。提醒学生拼读中注意平翘舌音之分,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彰、障;形声字中声旁表音的作用:功——工、渠——巨、豹——勺、彰、障——章,帮助学生记下生字的读音。5.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会认的字,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自主识字。)三、集体交流,巩固识字1.请每个小组推荐认字快的同学介绍识字的经验,老师帮助学生加以引导和归纳认字技巧.如:村——寸(减一减),工——功(加一加),彰——障(换偏旁),生活中识字,动物“豹子”,唐僧有三个徒弟认识“徒”,从五岳之首——“泰山”认识“泰”。2.让学生学会用生字组词造句。如:功——功课——我们要学好语文数学这两门功课。益——益虫——蜻蜓是益虫。3.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4.采水果认读生字词。5.认读课文中的成语争当“智慧星”。四、交流资料,了解成语1.课前布置预习,上网查找资料、请教父母或看成语故事,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根据自己课前对成语的了解讲成语故事,比如《坐井观天》等,最好是本课的成语故事,也可以是其它成语故事比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五、课堂练习,总结本课1.给本课的生字加拼音。2.同桌对读或者对背如,甲:尺有所短、乙:寸有所长、甲:取长补短、乙:相得益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识字四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