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学生在历史课改浪潮里学会质疑VIP免费

让学生在历史课改浪潮里学会质疑_第1页
1/2
让学生在历史课改浪潮里学会质疑_第2页
2/2
让学生在历史课改浪潮里学会质疑李家塅中学杨芳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丝毫质疑能力的学生,将来如何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学会质疑,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境界。“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大都乐于质疑,敢于质疑,但质疑的质量不高。通过和师生交流,以及查阅资料,我认为不会质疑的原因主要有三:1、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深入其中用心思考;2、学生不知道发问的角度和方法;3、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述所要提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进行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学生只要能够开口提问,老师应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就给他评价加分鼓励。再根据问题的价值给予不同的分值,并点明问题提得好坏的原因。从而让学生知道什么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二、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找“疑点”,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问。如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对本课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课,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有哪些?清朝前期的疆域面积有多大?等一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对前后知识对比质疑。教师有效的将历史事件综合起来,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针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比较他们的异同。对本课的重难点质疑。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根据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读课文,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涨,学习的线索也更加清晰。三、对疑问进行整合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杂乱无章,这时老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与集中,把几个零碎的问题整合成一个大问题,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四、把握答问的时机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的问题,能够当即进行解决的应当堂解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但又不是本课重点的问题,老师可引导学生课后去完成,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而对于那些重点的,非常有价值的,有助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则可作为学生探究的主要问题了。五、鼓励生成的问题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进行探究也好,小组进行展示也好,都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敢想,敢于怀疑,敢于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讲戊戌变法时学生提出疑问: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光绪帝能实行而不实行的吗?如果光绪帝、康有为等人刺杀慈禧太后成功了,变法结果会怎样?如果维新派变法成功了,那么中国是否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又将是什么样子的呢?问题一经提出,全体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教师利用质疑问难,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发现知识,开拓和创造新的知识领域。总而言之,教育出路在于实施新课改,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学生在历史课改浪潮里学会质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