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2、统一南北: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二、大运河的开凿1、大运河的开凿: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里要重点记住大运河图片)三、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创科举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2、作用:科举制打破的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的做官参政的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二课、贞观之治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二、轻徭薄赋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1、唐太宗的用人观:“致安之本,惟在得人”。2、重用的人才: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四、加强中央权力1、措施:①沿用三省六部制②增加宰相人数③合并州县,精简机构五、完善科举制常设科目内容途径进士科诗赋和政论主要途径明经科儒家经典次要途径六、贞观之治1、局面: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2、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束,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大兴教育。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荣誉: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2、在位时的措施:①重视人才②创立武举③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④重视农业生产⑤大修寺院3、作用: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出现的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越。他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产。他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2、局面: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丁兴旺,仓廪丰实,社会秩序良好,唐朝进入全盛时期。4、杜甫的《忆昔》:主要赞颂了开元盛世局面(历史书P14)。第四课、唐朝的名族关系一、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和亲:在位时期谁入藏与谁和亲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唐中宗金城公主尺带珠丹2、会盟:①时间:821年②地点:拉萨③意义: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第五课、唐代的中外关系一、遣唐使1、陆路交通中心:长安(唐朝都城,国际性大都市)2、海陆交通中心:广州(最大的外贸港口)3、对外关系:开明的对外政策4、与唐朝通商的国家有70多个(日本最多)二、鉴真东渡1、对象:日本2、知识:佛法、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3、人物:鉴真和尚附、①六次东渡②唐招提寺(日本奈良)三、玄奘西游1、时间:唐朝初年2、人物:玄奘3、地点:天竺(今印度)4、《大唐西域记》: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附:大雁塔——玄奘地点:长安(今西安)第六课、隋唐的科学技术一、赵州桥1、设计者:隋朝的李春(并主持修建)2、荣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3、特点:宽跨度、低弧度的石拱桥二、雕版印刷术1、时间:隋唐时期2、印刷中心:成都、洛阳等地3、《金刚经》——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868年)。三、僧一行的功绩:1、首次对子午线实测2、制定《大衍历》3、首次发现恒星移动四、药王孙思邈——隋唐时的医药学家,被称为“药王”,编成《千金方》一书。五、《唐本草》——又名《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附: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赵州桥(领先的)2、首次实测子午线3、雕版印刷术4、首次发现恒星移动5、《唐本草》第七课、隋唐的文学艺术一、诗歌的黄金时代1、唐朝流传下来的诗歌近5万首人物时代诗的风格代表作称号李白盛唐时期主要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壮美,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蜀道难》《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