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怎么样备课备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是实施教学的方案。在上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认真地做准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引导学生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备课的问题。一、分析教学对象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特征,这种共同的特征正是班级教学形式得以普遍采用的依据。但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影响学生学习的变量很多,其中,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他们的分析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学生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水平和基础。为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的困难和选取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2.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自信心、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智力水平的估计,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3.学习阶段、社会背景。分析学生生活经历、年龄特点、学习时间及社会、家庭对其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二、分析教学内容l.内容的选取恰当,适应多层次的需求。教学的内容的范围、深度既与学生的现阶段水平相衔接,又要适合学生的潜在水平,以利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新的知识。2.揭示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关系,分析蕴含在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3.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呈现的形式以及重点、难点等,指出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内容与已经学习或掌握了的知识的联系。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要使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和爱好,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应使学生掌握好教材内的语言知识,应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应使学生的这四项技能发展为初步的语言交际的能力。三、编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达,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1、技能目标在语言目标的设计中应考虑每节课的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的要求,应以学生为描述的对象,明确学生应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2、语言知识目标: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项目,语言知识是语言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项列方式,并明确各个项目的要求。3、情感态度的目标: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学生的品质培养,强调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等。情感包括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和意志等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在学习中,学生应能对英语产生学习愿望,并进入适度的兴奋状态;通过体验学习,发展和强化学习英语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在参与各种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和英语学习过程的了解,调整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有意识地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自信心,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怀和重视,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情感态度的培养,是结合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中进行的,我在设计中一般考虑尽可能使每个环节附有一定的这方面的目标。4、学习策略的目标: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受到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学生个性、学习风格、年龄、性别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