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九年制学校语文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时间10月13日探究案课题11、《中国石拱桥》课时两课时诵读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编制人乔丽审核人第一课时[温馨提示:根据预习案提供的说明文知识,在课文中圈划出“整体感悟”的7个题目内容。]一、整体感悟:(带着问题边默读边圈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完成问题后请学生展示)1、本文第一二两段的说明对象是。它的特征主要有,为通俗地说明这些特征,这两段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本文第三段的说明对象是。它的特征主要有为通俗地说明这些特征,这段运用了等说明方法。3、本文第四五两段说明对象是。它的特征主要有为通俗地说明这些特征,这两段运用了等说明方法。4、本文第六至八段说明对象是。它的特征主要有为通俗地说明这些特征,这三段运用了等说明方法。5、用圈划关键词句法,请概括:第七段的主要内容第九段的主要内容6、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这几座桥的说明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7、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举例时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8、本文的结构方式是:,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第二课时二、品析句子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见课文“研讨与练习二”]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因此不能删去。题1“比较”题2“大约”“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题4“当时可算是”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三、拓展训练:拓展演练——走进桥文化1、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1)(2)2、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四、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和疑问。学习目标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难点: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习方法朗读法、探究法预习案【知识链接】说明文知识学习: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2、读说明文首先要搞明白说明对象是什么?(即说明什么事物),其次要明白说明文中的三个要素: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南到北等,逻辑顺序: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主到次等)。3、说明文常见结构形式:(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性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走进作者: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著有《中国桥梁史》等。【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残sǔn()推chóng()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饮涧()郦道元()惟妙惟肖()张zhuó()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