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VIP免费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1/2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2/2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在初中历史课改实践中,为使我校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为创设“自主、高效、优质”课堂,我逐渐搜索出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理念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资料,自学新知→创设历史情境,精心导入新课→分组合作、整理资料,建构知识体系→质疑、设疑、释疑理解历史→以史为鉴,感悟历史。一、课前查询资料,自主、合作学习。每次在讲新课前,我都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查询与本课有关的一些资料,这些要查询的资料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唐太宗、武则天、岳飞、文天祥等等;可以是一个历史成语故事,例如: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等;可以是一件历史文物,例如:赵州桥、卢沟桥等等;可以是一处历史古迹,例如:长城伪皇宫等等;可以是一个小制作,例如:自己制作雕版印刷品,制作战国时各种不同的货币模型等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或查询的知识合作编演历史短剧,例如:三顾茅庐、杯酒释兵权等等。二、创设历史情境,精心导入新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犹如戏剧的序幕,说书的开头,能在课堂教学之始,便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几分钟的引言切不可轻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要使学生对新课立即产生兴趣。在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我用满怀悲怆的语调说:“有这样一首歌老一辈人都会唱,有这样一首歌听了让人永远难忘,这首歌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里,这首歌是苦难中国的历史见证。”之后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种富有浓郁激情的导入,字字情,声声意。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生动的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而激动,在催人泪下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和洗礼。这样导课,坚持扣住学生的心弦,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效果也很好。三、分组合作,整理所得资料,建构知识体系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得,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而不应是靠教师把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按照这个原则,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整理课前查询的资料,引导学生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注意找出历史要素,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学生分组互相讨论、交流,同学们踊跃发言,你找一个,我找一个,没找全的其他同学再补充,把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挖掘出来了。在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着。在《中英鸦片战争》一课中,师生共同整理板书,把本课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归类,结构图如下:(1)关天培——虎门1、爱国官兵(2)葛云飞——定海(3)陈化成——吴淞中英鸦片战争(1)琦善2、清政府(2)奕山(3)牛鉴这样本课中的历史人物琦善,奕山,牛鉴等贪生怕死,妥协投降的可耻行径,与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官兵英勇抗敌,以身殉国的英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有了明显的爱憎感情。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获得了心智的发展。四、质疑、设疑、释疑、理解历史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力求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走进历史。在学习《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时,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当时元朝的统治者,面对疆域广大的封建国家,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与今天联系起来,如果你作为今天的国家领导人将如何治理国家?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疑”是思维的开端,“质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