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VIP免费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_第1页
1/2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_第2页
2/2
精实的学生活动徐杰我爱语文工作室精实的学生活动,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精美而实在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精实的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学生活动,使这些活动精美一些,实在一些,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学生活动精实,应该努力做到:“听”得更真切一些,“说”得更灵动一些,“读”得更入味一些,“写”得更实在一些。下面具体阐述。“听”得更真切一些。在一堂课上,最频繁的活动,就是“听”的活动。听,是接收信息,但是不能止于接收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新的信息,所以,“听”往往需要与“说”、“评”等活动结合起来。教学《海燕》,可以播放一段课文的配乐朗诵,然后让学生说说从朗诵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海燕形象,这样的“听说”,就是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经常有背景资料的介绍,不妨要求学生在听背景介绍以后,迅速提取该段资料的关键词,或者复述主要内容,这样的“听说”,就是提炼概括;在个别朗读以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在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时,让学生来评判……这样的“听评”,就是启发思考。可见“听”得更真切,就是老师将“听”与“思”打通,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脑子有事做。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倾听,既是礼仪的需要,更是亲近语文材料、保证其他形式语文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说”得更灵动一些。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本身的特点,设计一些集中的灵动的“说”的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课文集美式的“说”。对于一些写景抒情的美文,肢解性的分析、零打碎敲式的提问,都不是好方法。不妨试试“课文集美”。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可以用“这一株紫藤萝真美啊,它美在……”的句式进行集中说话训练。妙点揣摩式的“说”。对于一些重要语段,要进行品味赏析,以期达到“精析一段,带动一篇”。不妨试试“妙点揣摩”。比如,教学《济南的冬天》,精析课文第4小节,可以这样来揣摩妙点:“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它妙在……”对比分析式的“说”。请看鲁迅先生《雪》的一个教学片段:“对比分析课文前三段与后三段,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充分活动,从内容、角度、语言风格、用笔侧重四个方面“说”出了两者的不同点。可见,这样的“说”是一种深层次的细腻、透彻的文本分析。微型话题式的“说”。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若干个微型话题,学生围绕这些话题,读读,说说,说说,读读。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么一篇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如果采用传统的提问式来组织教学,往往会变成满堂问,学生必然缺少“整块”的时间静思默想。但假如让学生围绕“说说爸爸的无情;说说爸爸的苦心;说说英子的成长”这样三个微型话题进行读书和说话,与文本的对话活动将更加集中更加充分。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灵动地“说”,不是漫无目的七嘴八舌,而是要基于文本解读,有目标、有主题地“说”。所以,对于“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读”得更入味一些。“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语文教师只让学生重复机械地读,无论读多少遍,都仅仅是一种低层次的平面滑行。“读”,要有指导。比如,对《三峡》的朗读,可以这样指导: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读好领起字的延长音……学生慢慢地就会找到朗读文言的感觉。“读”,要体现层次。比如,余映潮老师对《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做了这样的设计: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这四次朗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读”,要有创新。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朗读材料进行艺术加工,这就是朗读的创新设计。比如《雪》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朔方雪的形象,教师设计了“演读”这个环节。请看演读设计:(女领)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