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居里夫人发现镭(一)实践及其特点1.什么是实践?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结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变革社会的实践(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人生产工具设备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具有客观性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能动性(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社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改造自然: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②能动性是实践最重要的本质特征(3)社会历史性①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2)能动性(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判断: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企业主:没有经验,怎么工作?大学生:不给工作机会,哪有经验?你认为哪个人的观点正确?我们的认识、经验从何而来?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后人尊称其为“药神”中国药神:李时珍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实践出真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必须通过实践。直接经验—亲自参加实践获得间接经验—学习他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知识获得认识两个途径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如果你要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判断:1、“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能继续深化、发展认识。(获取间接经验)(获取直接经验)材料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材料2:“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用短短三年多时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中国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材料3: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不断提高,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天文学家对日食的预报已经精确到了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实践不断实践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要求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要求,从而推,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认识工具,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