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的随笔VIP免费

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的随笔_第1页
1/2
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的随笔_第2页
2/2
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后的随笔杨庙小学:桑道兰2015年5月5日,固镇县教育局组织了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本人作为普通教师,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颇有收益。一、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推动弘扬传统经典文化广泛深入的进行,改变过去挚爱教师个人探究与实践的现状。二、与会人员关于国学推广从领导策略、具体实施、展示和评价几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编写教材。根据小学至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标要求,编写适合学生读本;二)是立足课堂,以语文和思品课为学习主阵地,把传统文化植入教育教学的土壤,使其影响学生一生;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文化墙、板报、书法、节日表演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四)是制定明确的目标,量化诵读、书写和讲解内容;五)是建立考评、检测机制,要有专人负责,与学校工作、教师个人成绩和学生考试挂钩。三、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本人首先非常赞同其中一位领导的观点:“国学”知识,不必讲得精辟、深刻(当然,目前许多教师,包括我本人根本没有那个水平。),在循序渐进的反复诵读中,使学生获得浸润和熏陶。这项工作的关键在底层——一线教师。其次,我认为王华老师的一条建议非常好,因为这项工作的实践者是老师,只有师生同读,同成长,才能把工作做扎实、持久。第三,我认为诵读要做实在,要坚持,要避免形式主义、一阵风。各种评价和展示的想法是好的,可也容易给师生带来压力,让这项工作滑进应付要求和考试的怪圈中。在书写这点,我想小学阶段重在积累。有了一定量的诵读积累,经历一定时间的语文学习训练和人生体验,学生会慢慢地领悟经典中的内涵。尤其是小学阶段,希望这项工作有一定要求,也要有一定的宽松环境,让它变得淡定、平常,让师生在平静的诵读中感受先人对生命、人生意义和历史自然的参悟和表达,进而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践行。第四,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建议以贴近生活、自然和孩子经验的诵读为主,教师借故事、绘画、音乐等形式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的诵读殿堂,避免严肃的说教。第五,因为本人阅读面狭窄,关于教材编写只能提一点小小的建议。诵读内容必须有注意,江苏省有的地方编写的东西就因为没有注音,影响了诵读效果。安徽教科院研究编写的那套教材(它出是黄山出版社出版的),我只粗略读过几本,它都有注音,这点非常好。但它的内容显得有些量大、有些内容难度较大。我县如果要编写这样的教材,请编写人员多找几套这样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固镇县有个诗词协会,其中的专家或许也可以给些意见。第六,希望各学校在进行这项工作中,能引导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准备一个积累本,把每学期诵读的内容都抄写在上面,便于复习巩固也便于高年级教师的工作开展。我只是农村一名普通教师,仅仅因为喜欢传统文化,尝试着让学生和我一起享受传统文化而已,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上面所想很肤浅,不成熟。希望我县喜欢这项工作、致力于这项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多多批评指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交流会的随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