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本章比较完整地将植物的一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按照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植物种子的萌发”、“植物根的生长”、“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不仅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明确了植物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体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关系本课是第五章最后一节,本节在整个教科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懂得《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和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植物、爱护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情感和只有努力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多做贡献的情感。所以,这节课是学习了本章其他内容的一个总结、关键、核心所在。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各部分的功能。联系实际,模拟推测花开后传粉受精的过程,进而说出果实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世代延续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合作、讨论交流、创新学习等技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珍惜果实、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教学重点、难点(1)识别花的结构并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识别果实的结构并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3)解剖并观察花和果实;了解传粉受精及果实的形成过程。4.教学准备放大镜、刀片、鲜花、果实、种子等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本节内容难度较大、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这就加大教师对教学的直观性,开花之后会结果,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这也是很多学生迫切想揭开的谜底。根据学生这一心理,我设计了一系列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潜力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满足和提升每个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三.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怎样才能突破旧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总结,自己获取知识是教学中的关键。本科理论知识较多、枯燥,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采用观察花外部结构、视频及flash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关于花的结构、传粉、受精、结果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观察、启发、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自主性的学习。整个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四.教学程序第一环节观察鲜花情景导入第二环节欣赏开花激发兴趣第三环节实验探究突出重点第四环节动画演示突破难点第五环节课堂活动推向高潮第六环节小结反馈情感升华五.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而我也应该不断充实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板书设计一.花的结构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子房壁:果皮果实胚珠: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