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教学设计罗田县实验小学彭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众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找一组数据的众数。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慎密思考的能力。3、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决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卡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观看视频。二、情境引入1、谈谈观后感。(引导:舞蹈队员的身高有什么特点?舞姿优美身高均匀)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舞蹈比赛,咱们去帮帮他们吧!三、探究新知——学习例11、小组探究。分组参与讨论并提出探究要求:(1)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议定后由小组长将组内确定的身高数据记录下来。(2)在组内说说你们选择这些数据的依据是什么?(3)全班汇报交流。2、比较抉择通过比较抉择,确定哪种方案更合适?为什么1.52左右更合适?【板书:出现次数最多】3、揭示课题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我们能不能也像平均数和中位数那样,给这种数字取一个名字呀?【板书课题:众数】4、归纳认知同学们,你能说一说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众数吗?5、基本练习(1)求下列两组数据的众数8000400011001100110011008009.5109.39.59.69.59.49.29.5(2)找出下面每组数据中的众数:活动数据众数众数的个数手工制作8、3、5、7、5、4、5、9、5口算成绩99.5、92、95、99.5、96.5、95、100拥有课外书25、15、12、22、15、10、22、15跳绳成绩108、115、105、99、114、103、97(3)上面这些数据中,众数分别有几个?关于一组数据中众数的个数,你能归纳一下吗?【板书: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四、综合运用1、做一做(学生完成课本第123页“做一做”)(1)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2)学生汇报,集体评议。【板书: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2、比较并体会“三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室里三位同学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外两位同学要好,你知道他们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吗?他们的5次数学成绩统计如下:1234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小华728495989588.89595小明62971009962849762小雪4072809999788099从这则实例中,你对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有什么新的认识?3、生活中的数学——了解均码;4、调查研究;下面每组组长带一名小助手下去调查听课老师们的所穿鞋码,把数据记录下来。我调查的男老师有()人,他们的鞋码分别是:我调查的女老师有()人,她们的鞋码分别是:(1)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2)如果你是成人鞋厂经理,由这些数据你会怎样确定各种鞋号的生产数量?五、延伸拓展大家能否用学过统计量知识来发挥一下你们的创造力?号码/码38以下38394041424343以上人数号码/码37以下37383940414242以上人数(1)写出一组5个数,使这组数字的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都为5;(2)写出一组5个数,使这组数字的众数为1、中位数为2,平均数为3。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附:板书设计出现次数最多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