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物理学发展简史VIP免费

物理学发展简史_第1页
1/34
物理学发展简史_第2页
2/34
物理学发展简史_第3页
3/34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课物理学发展简史高一年级备课笔记目录第一课绪言第二课中国古代物理学1.力学2.热学3.声学第三课4.电磁学5.光学6.我国古代的物质观第四课西方古代物理学1.古希腊人的物质观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物理学第五课3.阿基米德物理学4.亚历山大学派第六课经典物理学的发展1.天文学的发展第七课2.力学的发展第八课3.光学的发展第九课4.电磁学的发展第十课5.热学的发展第十一课现代物理学的兴起1.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第十二课2.量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十三课3.相对论的建立第十四课4.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第十五课复习绪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这门课它所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二:教学过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而物理学史则是研究物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研究物理学发展史这门科学,对于物理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领域中的伟人,正是总结了前人的成就,从而做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斗争,不仅有哲学思想的斗争,还有来自宗教的、社会的各种阻力。不少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不屈不挠,为科学的发展而献身。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长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且希望同学们能以众多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激励你们的斗志,积极地进取。按照物理学本身发展的规律,结合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并考虑到不同时期主要研究方法上的区别,把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萌芽时期17世纪以前,这个时期的物理学,我们称它为古代物理学。这大体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广泛发展以前。在我国,在明末以前,从公元前10世纪开始,我国和古希腊逐渐形成两个东西交相辉映的文化中心。经验科学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化出来,这时期的主要方法是知觉的观察(包括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初步总结)与哲学的猜测性思辩,与生产活动及人们的直接感官有关的天文、力、热、声、光、电磁等知识首先得到了较多的发展,并且这些知识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1世纪到公元5世纪,希腊文化逐渐衰落,以后欧洲经历长达1000多年的在欧洲文明史上比较贫乏的时期。但是在中国,这段时期确是一个学术异常兴盛的时期。我国许多方面的发展在古代都处于领先地位。2.发展和完善时期17到19世纪,这时资本主义生产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建立了系统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牛顿等一大批有才干的物理学家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与此同时,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落后了。3.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时期20世纪初到现在,在此之间的三大发现,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导致了探讨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以及天体物理等革新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实验手段、数学工具和逻辑推理方法等方面也都大大前进了一步。物理学还正在向其他科学渗透,交叉科学大量涌现,物理学的规律和方法正在不断扩大其范围。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古代物理学第一节中国古代物理学力学热学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力学、热学、声学的发展情景。2.知道在力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我国古代已发展到怎样的水平。3.知道古代科学家在声学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二:教学难点:1.了解古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力学、热学、声学的发展前景。三:教学过程: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纸、火药、印刷术,这是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物理学发展简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