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一、选择题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2.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政策D.技术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4~5题。4.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势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下图是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迁图。读图,回答6~7题。16.这种土地利用变迁过程被称为()A.专业化B.集约化C.机械化D.商业化7.导致土地利用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农业机械的发展B.新作物的引进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灌溉技术的提高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D.交通因素9.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业技术的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的改变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10~11题。10.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2C.混合农业D.旱作谷物农业1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13.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②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③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④羊粪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二、综合题1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1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4月20日,第1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在山东寿光隆重开幕。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3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在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集聚,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逐渐引进,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1)寿光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2)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日本、韩国等,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3)下列措施不适合寿光蔬菜发展道路的是()A.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技术含量,培养新品种C.禁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D.种养结合,形成混合农业模式参考答案答案:1.B2.A3.C解析: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使有些在自然界低温下不能够生长的蔬菜,通过人工方法升高温度能够在不适宜的季节生长。该村位于烟台郊区,靠近城市这个大市场,所以才能很好地发展蔬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