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和传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烟笼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因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广寒宫,遥望人间。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国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国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的无限向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少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地球与月球相距38万千米。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二、了解宇宙航行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三、训练快速阅读,并正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可望而不可jí()chàng()谈椭()圆铁锹()着陆()海yù()干扰()液氢()仪()表休斯敦()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可望而不可jí(即)chàng(畅)谈椭(tuǒ)圆铁锹(qiāo)着陆(zhuó)海yù(域)干扰(rǎo)液氢(qīng)仪(yí)表休斯敦(dūn)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合算:指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yùbēi解释下列词语一叶孤舟:形容势单力薄,很孤独。可望不可及:只能够望而不能够接近。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学习指导•课文阅读引导•速读,即快速地在文中寻找出内容要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是一种定向阅读,其目的性非常强,常常针对某一点来展开阅读,常用此法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现以本文为例来做说明。提出了一个问题: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我们必须在文中快速寻找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那一部分:“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然后把阅读目标集中在这一部分,很快我们就能找出宇航员所做的几件事:一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二是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三是树一块纪念碑在月球上;四安装了各种仪器;五取出星条旗插在月球上;六跟总统通话。你看,多快捷!以后遇到较长的文章,不妨一试噢。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时间:时间:1969年7月16日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地点: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事件:事件:探索月球的过程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整体感知2、在书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时间事件进展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离地9分5秒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19日晚8点33分19日晚9点32分20日上午7点32分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21日上午11点39分11点51分22日0点15分22日上午6点35分25日凌晨1点35分8秒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宇航员进入梦乡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登月舱打开舱门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飞船进入大气层整体感知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登月过程:1.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