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参评论文马运VIP免费

2012参评论文马运_第1页
1/2
2012参评论文马运_第2页
2/2
奏响开放式教学四重曲打造寓教于乐新课堂姓名:马运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探索的新课题。下面,我来从学科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学科的实践应用这四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教学心得。一、课堂的趣味性——老师给你“讲故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任务驱动法。那么,如何设计任务成了决定课堂成效的关键。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设计一个与教材案例类似的任务。如学习《制作课余计划》时,教师就习惯以设计一个“新学期计划”或者“暑期计划”作为任务,看起来似乎还算是“拓展”了教学内容,其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任务不够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直接导致了其趣味性的缺乏,使孩子在完成任务时还是缺乏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在去年的全国信息技术观摩课上,浙江王老师的一堂课令我很受启发。其执教的课题为《图文并茂赞西湖》,教学知识点包括如下几点:在word中插入图片,并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设置图片环绕方式。在我们看来,这样一堂操作步骤如此繁杂的课,要想上的生动有趣可是太难了!一味的让孩子跟着动手做,估计半节课不到,孩子就不耐烦了。针对这个现象,王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月亮的味道》,并巧妙的将这个故事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甜的还是咸的?小动物们可想尝一尝啦!”孩子们立刻被故事吸引了,接着,图片的插入被王老师处理成了“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故事中”,图片位置的调整被处理成了“给小动物们排排队去吃月亮”,图片大小的调整又被处理成了“大象和乌龟谁更大?”,图片的环绕方式被处理成了“找出失踪的小动物”。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立刻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迅速融入教学情境,投身学习过程,整堂课下来,孩子们一直主动热烈,兴致勃勃。试想一下:如果这种原本枯燥乏味的操作课,我们都能积极思索、精心设计出这样贴近儿童心理的情境来,任务驱动就能切实的发挥其“驱动”的效果,孩子们也能真正的变为“我想学”和“我要学”,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又如,在教学《体验音频与视频》时,我也是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说了说发生在我们校园里的一些事,这些故事以视频形式呈现,而视频又是课前由学生自己出演、老师亲手拍摄的一些情景剧。象《跳绳》中讲述了一个小朋友由于太胖,别人都不和她一起跳绳的故事。《踩新鞋》中讲述了一位小朋友穿了新鞋子,被另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脏了,然后两人就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故事讲完了,再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孩子们在这样的歌声中开展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生活中要宽容,不可得理不让人,不应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学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既体验了音频与视频,又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真正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想,这些“故事”远比我们从网上下载一些看似“丰富”的素材要有意义的多吧!二、学习的合作性——请让我来帮助你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仅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怎样,看一看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否完成一件象样的作品,同时,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永远参差不齐。这样,让一部分“优秀同学”先“做好”,带动另一部分不那么“优秀”的同学,最终实现“共同优秀”变的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形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便成了我们组织教学的首选。但是,如何让这种“合作”不流于形式,真真正正的实现“共同优秀”也就成了我们每一名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还是在全国观摩课上,北京秦琼老师执教的《计算机探秘》一课也很值得我们学习。课程中关于计算机内部构造,介绍各部件名称:主板、内存、硬盘、显卡这一环节中,秦老师将“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她给孩子分配不同的任务:1号学生去静电,2号学生打开机箱,3号学生拿出网卡、显卡。这样就明确的使每个孩子都能“各司其职”。而贵州潘永杰老师执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参评论文马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精品文档+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学习资料大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