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21:05zxb21:05zxb21:05zxb案例:一起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2005年9月2日晚11时,在某大学北校区食堂就餐的学生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发热等症状,经流行病学筛查有367人因食物中毒发病;经认定这次集体食物中毒是由鸡肠球菌污染食品所致,中毒食品是芹菜炒肉、凉拌包菜和包菜炒肉。21:05zxb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概述21:05zxb病原学1.沙门菌属:是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革兰阴性菌水、牛奶、蛋制品及肉类食物中存活数月。致病食物以肉、奶、动物内脏、蛋类为主。21:05zxb2.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婴儿和大规模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主要存在:隔夜食物、肉类、淀粉类。病原学21:05zxb流行病学传染源被致病菌污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经消化道传播:①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②苍蝇、蟑螂亦可做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食物的媒介。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无明显免疫力可重复感染。21:05zxb胃肠型食物中毒【特点】最常见集体发病,常有不洁饮食潜伏期短急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夏秋季多见21:05zxb发病机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肠毒素、内毒素侵袭胃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发病。21:05zxb【临床表现】潜伏期短:食后数小时内发病,症状基本相似腹痛中、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可有胆汁腹泻稀水样便,有时有粘液,沙门菌感染可有脓血,血性腹泻--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畏寒发热严重表现:脱水、酸中毒、休克病程1-3天21:05zxb【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部分增高。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金葡菌--动物试验21:05zxb【治疗】病原治疗病情严重者应选用有效抗生素抗感染--喹诺酮对症治疗--主要治疗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补液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复方颠茄片口服或注射654-2,腹部放热水袋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药热药21:05zxb【预防】卫生最重要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要煮透生鱼生肉和疏菜应分开存放消灭苍蝇、鼠类、蟑螂和蚊类21:05zxb一般护理1.隔离与消毒:按消化道隔离。呕吐物与排泄物消毒处理。2.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3.营养与饮食:忌食多脂肪多纤维食物。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4.日常卫生5.病情观察21:05zxb对症护理1.体液不足的护理补足液体;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2.腹泻的护理保持卫生,坐浴。腹痛时热敷或给药。3.呼吸衰竭的护理呼吸困难者吸氧,及早气管切开,呼吸麻痹者用人工呼吸器21:05zxb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21:05zxb21:05zxb概念概念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病变部位:直肠、乙状结肠21:05zxb病原学病原体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杆菌,无鞭毛分型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痢疾志贺菌A(病情最重)福氏志贺菌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鲍氏志贺菌C(我国较少)宋内志贺菌D(病情最轻)21:05zxb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外毒素(志贺毒素)—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数量、致病力、人体抵抗力。痢疾杆菌发病机制21:05zxb流行病学1.传染源感染细菌性痢疾病人(传染性最强)、带菌者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3.易感性普遍易感免疫力不持久无交叉免疫4.流行特征夏秋季儿童,中青年21:05zxb潜伏期潜伏期11~~22dd急性菌痢: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普通型(典型):发热、左下腹痛、脓血粘液便,腹泻、里急后重轻型(非典型):低热、糊状粪便临床表现21:05zxb中毒性型:2~7岁休克型: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