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对”中深入……——参加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成果交流会暨京津渝小学数学名师高峰论坛后感5月25至29日,有幸赴天津市参加了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成果交流会暨京津渝小学数学名师高峰论坛。这是一次高规格、高品位、高质量的国家级教育盛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主要会期为三天,共分两大板块。第一天是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展示活动。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新闻中心主办。上午是该工程培训班的两位学员徐长青、李卫东老师分别就小学数学简约式教学、小学语文感悟式进行展示交流。他们均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现在又进入未来教育家工程培训。所以,他们就各自的教学思想的展示显得更成熟更大气了。徐长青老师介绍的“小学数学简约式教学”研究及数学示范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和李卫东老师介绍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研究及语文示范课《普罗米修斯》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老师的强烈好评。下午,组委会更是安排了崔峦、杨再隋、邱学华、刘显国、支玉恒、李嘉骏、华国栋、张梅玲等10位全国顶尖级专家针对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别对徐长青、李卫东老师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真诚的建议。正如邱学华老师所说的,能够一次性将这十位专家请到一起,开创了全国的先河,也足见天津对教育的重示和本次活动规格之高。第二、三天主要是徐长青、翟渝晟、吴正贤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展示。他们各自都介绍了工作室的开展情况、研修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的价值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放大,一个人的辐射展示通过团队才能辐射的更广。期间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柏继明、田莉莉率先垂范走进课堂为与会老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示范课,而3个工作室的成员陈虹、叶泓林、朱文青、陈艺、赵震、王丽娜代表各自的工作室上了汇报展示课。他们的课均体现了集体的智慧,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在背后所起的作用。由于这次活动内容丰富、阵容的强大,让我产生了许多思索,明晰了许多思路。具体感受如下:一、近了又远了近了是离专家很近,但我们离专家的学识是很远的。中科院院士、儿童心理学博士张梅玲老师的、徐长青老师的妙语连珠、中央教科所李嘉骏的动情述说和华国栋的睿智理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研究的严谨、理性和富有远见。能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所要研究的对象。如:针对徐长青老师的“小学数学简约式教学”,专家纷纷提出要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思考,要善于把握“简约”的本质,体现“简约”的特性。近了是因为我所做的和专家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我也在也在和别人一样去做了教学研究;远了是因为虽然我做了,但还没有达到专家们的高度,还做得不够深入。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发现他们有着好远的距离。二、满了又空了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过程,每次学习,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从中汲取营养,渴望让自己“满载而归”。这次也不例外,通过三天的学习,我的确感受不少。如:邱学华老师的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易经”来建构自己的“尝试教学法”。一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要他学,而是他求我学)点出了学习的秘诀——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是我求于童蒙,而是童蒙来求我。这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童蒙为主动,我为被动,相对启蒙之事而言。蒙昧无知,如童蒙求师,应主动求教,只有来学之义,没有往教之理。多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徐长青老师在课堂中的激情、洒脱以及他在台上的妙语连珠让我佩服不已。他深厚的语言功底、精彩的表达能力将教师的魅力演绎的惟肖惟妙。以及张梅玲教授的儿童心理学的造诣又为我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好友叶泓林在课堂中的淡定大气给了我不少启示。课堂是学生的,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将会黯然失色。同时,徐长青、翟渝晟的工作室展示介绍更是精彩纷呈。我深深地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而团结的团队更具力量。也为我自己该如何建设好学校的团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成功的团队在于有明确而统一的目标,有系统而可操作的规划,有严格而公正的机制……要学得很多,看了听了感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