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5章第4、5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风狂雨骤,但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解析】由题干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是:①雌性大天蚕蛾能够招引远处的雄性蛾,而不能招引雌性蛾;②这种现象不受恶化环境条件的影响。解答本题时应先明确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作用,然后再逐项分析,作出判断。【答案】D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描述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能量伴随食物链而流动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整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另外,信息传递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整体为生态系统。不是对它功能的描述。【答案】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人类利用的能量,可以来自生态系统中的多个营养级,故C项错误。【答案】C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如养鸡场在秋季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②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答案】B5.(年通州检测)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19832490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解析】表中数据显示,距离污染源越近,物种丰富度及动物个体总数越少,即两者为负相关。【答案】A6.(年潍坊模拟)下图表示美国阿拉斯加旅鼠种群的周期性消长曲线:旅鼠过多时,大量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种群数量因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的数量也随着恢复过来。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旅鼠种群数量和食物之间的动态变化体现了反馈调节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1951~1953年间,M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N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最大D.杀死旅鼠,将其数量降低一半是控制其数量的最有效的方法【答案】D7.(年北京海淀区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答案】C8.(年广州综合测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