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VIP免费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_第1页
1/30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_第2页
2/30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_第3页
3/30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张俊内容简介腋静脉的解剖腋静脉穿刺历史与现状腋静脉穿刺方法问题与展望解剖图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向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称为锁骨下静脉,出锁骨称为腋静脉腋静脉的分段(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1-2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内、外侧分别为正中神经内、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后方为腋动脉长39.3±3.2mm,外径7.8±1.6mm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内侧为第二肋及其肋间隙,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前方为胸小肌,后方为臂丛内侧束长31.9±2.9mm,外径9.5±2.5mm第三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缘,内侧为第一肋间隙,外侧为腋动脉,前方为锁胸筋膜,后方为第一肋间隙外侧部,腋动脉和腋静脉在第三段被前斜角肌隔开长19.5±4.2mm,外径12.5±2.7mm1.王啸.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8(4):2012.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第三段第二段第一段腋静脉第三段的优势3腋静脉走行在胸廓外位置表浅,表面只有一层锁胸筋膜没有神经伴行在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有前斜角肌将腋静脉与腋动脉隔开,该肌肉厚1-1.5cm该段静脉直径粗,外径1.2cm3.杨琳,高英茂译.格氏解剖学[M].第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590腋静脉第三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优点缺点头静脉解剖位置固定,体表标志明确,位置深、固定,不易脱位变异大,发育细小缺如、走行扭曲或狭窄,损伤大,出血多,难度大4锁骨下静脉方法简单、操作快、成功率高、可置入多根电极、重复使用血胸、气胸5、误入动脉、“挤压综合征”的风险6、穿刺部位过于靠近胸骨导致起搏电极操作困难4.TseHF.LauCP,LeungSK.AcephalicveincutdownandvenographytechniquetofacilitatepacemakeranddefibrillatorleadImplantation[J].PACE.2001.24(4PtI):469-4735.AggarwalRK,ConnellyDT,RaySG.Earlycomplicationsofpermanentpacemakerimplantation:Nodifferencebetweendualandsinglechambersystems[J].BrHeartJ,1995,73:571.6.王方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见陈新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7-1616.腋静脉穿刺历史1987年Nichalls首先报道71990年Taylor和Yellowlees证实了该经验81992年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指导进针途径穿刺腋静脉91993年Byrd提出在透视下行腋静脉穿刺10;同年Magney等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117.NichallsRWD.[J].Anesthesia,1987,42:1518.TaylorBL,YellowleesI[J].Anesthesiology,1990,72:759.HiganoST,HayesDL,SpittellPC,etal[J].PACE,1992,15:73110.ByrdCL.[J].PACE,1993.16:178111.MagneyJE,StaplinDH,FlynnDM,etal[J].PACE,1993,16:2133腋静脉穿刺历史1995年Fyke报道了用简单的Doppler血流探测仪进行Doppler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技术12。1996年Gayle等报道了超声直视腋静脉的穿刺技术13。1999年Belott对Byrd和Magney的方法进行改良,提出盲穿法14。12.FykeFEIII[J].PACE,1995,18:101713.GayleDD,BaileyJR,HaisteyWK,etal[J].PACE,1996,19:70014.BelottPH[J].PACE,1999,22:1085-1089腋静脉穿刺技术现状植入式起搏器的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使用,但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后,随着双腔、三腔、ICD等起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由于锁骨下间隙相对狭小,腋静脉穿刺的地位逐渐升高15。15.王龙.腋静脉穿刺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OO6,2O(3):2711.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2.腋动脉损伤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压迫止血3.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有肋骨的屏障作用,穿刺进入胸腔的可能性低4.远离胸膜顶,穿刺时比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5.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距离大,不形成挤压6.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窦)形成硬折7.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几率低腋静脉穿刺的优势腋静脉定位Niehalls7通过尸解推出腋静脉体表标志为:腋静脉在锁骨下方和第一肋间隙的出处可以触及,向外大约延伸三指到达喙突下方,在胸小肌内侧缘静脉上的皮肤穿刺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腋静脉穿刺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