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幼儿园大班教案1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2、能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任务。过程:一、出示礼盒(复习正方体)1、在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些小宝贝,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2、瞧,这些宝贝对小朋友对说: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3、正方体有几个面?4、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5、这些正方形都一样吗?二、出示长方体1、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这些正方体中,还藏着一个小宝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吗?请你来找一找。2、它是谁呀?(一块糕)3、它和正方体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4、原来它是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请小朋友来数一数。5、教师总结:长方体有6个面。6、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都一样大吗?7、小结:这个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它们不一样大,有的大,有的小。三、出示特殊的长方体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面是正方形的?小结:有的长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中2个面是正方形的。四、寻找长方体中哪2个面是相等的,请幼儿每人一个长方体观察。师总结:长方体中相对应的2个面是一样大的:上下、前后、左右。五、回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六、出示教师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七、幼儿操作:给正方体涂上红颜色,给长方体涂上绿颜色。《长方体》幼儿园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喜欢动手制作几何体并保持桌面清洁。活动准备: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活动过程:集体活动。观察操作材料。图上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有几个?(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一共是几个?(6个),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操作材料。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教后感: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长方体》幼儿园大班教案3活动目的: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活动过程: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活动反思: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