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方案,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表达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1.导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在读音上都别具一格。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拨)2.揭示内容。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标准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二、合作讨论,制订方案。1.提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翻到教科书第43页。2.学生自由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搜集表达汉字趣味的资料;(3)制订活动方案;(4)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4.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字谜组;第二组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汉字起源组)5.“汉字真有趣〞活动方案活动时间:月日活动地点: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2)查找表达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3)了解汉字的趣味。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分工:组长:搜集资料:编辑:抄写:插图: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方案。提示:讨论时要合理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讨论后,形成完整的方案;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朗诵、展览等。三、讨论交流,完善方案。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方案。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方案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四、课外实践,完成活动。学生根据拟定的方案,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1.提示学生查找图书搜集。2.提示学生利用网络搜索。3.提示学生通过请教别人得到相关资料。-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方案,大家也按照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答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字谜的神奇吧。二、猜字谜。1.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2.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假设猜不出,站着想一想。(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5)提取画中的信息: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6)提取画中的信息:钟指向了十二点。(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置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3.小组间相互猜字谜。4.公布答案:(1)日;(2)田;(3)立;(4)也;(5)休;(6)斗;(7)默。5.刚刚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至(4)是文字谜,(5)和(6)是图画谜,第(7)题是故事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写了许多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6.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例如:一人一口酥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