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一、作为语文老师到底该做些什么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思考我们能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我们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经过数轮的培训,我们听了报告之后也许会恍然大悟或者热血沸腾,但是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坚持,而可贵的就是坚持。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薛法根就提到现在的英国的教育,在英国学校的教室里挂上学生的自画像,每一个民族、种族在学校都有地位,都可以展示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内容。英国的学校有一个校长,六个校长助理,每个助理教一个所谓的差生,即最差最难管最调皮的学生。这种做法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理念不在于多少,在于是否真正认同,是否把这个理念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应该马上行动起来,那样才有意义。薛法根送给我们三句话,我把它们送给大家也提醒我自己:第一句话:相信学生的潜能,而且是无限相信。学生语文学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没有适合他的好的方法,即方法不对。另外一个是时间不够,即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尽量做到让学生都能考及格。第二句话: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首先是求知的欲望,其次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即使小组合作学习还不错,那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的独立学习。提一个问题至少要等待七秒钟,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再次就是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什么都不用,什么都能体会到,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还有就是信仰。让学生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会,能学好。第三句话: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学习包括有效的思维,这是长度;有效的情感体验,这是深度;还有就是语言训练的效度。这其间有一个把学习作为游戏的秘诀,即让做游戏的人忘了做游戏,感觉不到是在学语文,是在学习,陶醉其中。而且所有的游戏都给人以期待和希望,错了也没关系,可以从头再来。游戏还需要及时反馈,查缺补漏。教学生作文即教学生做人,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学生的作文也是学生自己成长的一种记录。二、关于习作让学生写作文,必须有话题可写,这需要教师有素材意识,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帮学生找米下锅。比如说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植物园,可以让学生走进动物世界,还可以让学生关注搜集漫画,或者由话题入手加以发散开来。此外,探究性作文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让学生注意一下。作文要训练,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作文和比赛作文的目标和标准不一样,只要学生的习作能够有中心内容,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段落分明,用词准确,标点基本正确,书写工整清楚就是十分优秀的习作。三、是否可以批评学生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批评,这是可以的,只是要讲求方式,无谓的表扬,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甜蜜的赞美包围中,适当的批评也是一股清新空气,可以适当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然批评不能多用。四、如何处理语文教学的三个分支语文教学有三个分支,即阅读、作文、写字,语文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说话,以课文为例教学生学会说话和写话,即表达。这其中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课教的是语言。课文都典范的语言,文质兼美,我们要好好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规范的语言比比皆是,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受到规范的语言的熏陶。有时候,我们很少考虑教什么,其实就是及时改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的语言逐渐规范起来。语文课要上地真实、朴实、扎实,要有语文味儿。在课堂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前四者是基本知识,后四者是基本能力,其中读是基础,看语文课上的怎么样,就要看看学生读得怎么样,说得怎么样,读得好,甚至可以读出标点来。怎样朗读才对呢?把一个小孩关在屋子里,他若读书读得像说话就对了。教语文不是讲课文,而是用教材教,特别要把课文的精妙之处找出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总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课堂,是能让学生得到乐趣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汉语的魅力,让学生的表达更规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凤阳县工人子弟小学刘为平二〇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