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感悟1.Al、Al2O3、Al(OH)3与酸、碱的反应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HCO、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金刚石,s);Δ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2168O2188O3[解析]A选项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称,选项中给出的是分子,错误;B中pH=1的溶3要点感悟液为强酸性环境,解答时应在离子组Na+、NO、HCO、Fe2+中增加H+,分析可知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在氢离子存在时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中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其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错误;D中此反应的ΔH>0,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也就是金刚石的具有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的能量越大,该物质越不稳定,正确。33要点感悟2.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有关图像问题例3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要点感悟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4多B.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比Ba2+多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l(OH)3D.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2242424[解析]采用定量法分析。假设有1molAl2(SO4)3则溶液中含有2molAl3+、3molSO。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SO+Ba2+BaSO4↓。则当2molAl3+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3mol,此时3molSO;生成沉淀为2molAl(OH)3和3molBaSO4共5mol,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BaSO4的物质的量始终大于Al(OH)3的物质的量;再加入Ba(OH)2要点感悟溶液时发生Al(OH)3+OH-[Al(OH)4]-,沉淀的量将逐渐减少,因此b点是沉淀的最大值,b~d段Al(OH)3沉淀逐渐溶解转化为Ba(AlO2)2,由于AlO的水解是微弱的因此在b~d段AlO的物质的量大于Ba2+;d点时Al(OH)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只存在Ba(AlO2)2,因此随Ba(OH)2的加入在某一点,当d~e段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等于Ba(AlO2)2的物质的量时,溶液中Ba2+与OH-的量相等。例4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全部溶解在500mL盐酸中(体积变化不计),取10mL反应后的溶液,用1mol/LNaOH溶液滴定得下图关系。22要点感悟(1)求Mg、Al质量各是多少?(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解析]理解点和各线段的含义:oa段表示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盐酸;ab段表示Mg2+和Al3+与OH-反应生成Mg(OH)2和Al(OH)3要点感悟沉淀;bc段表示溶解氢氧化铝沉淀;b点(最高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1)由Al~Al(OH)3~OH-~AlO知:27g1molm1(Al)(16-14)×10-3L×1mol/L则:m1(Al)=0.054g则:m(Al)=0.054g×500/10=2.7g由Mg~2OH-~Mg(OH)2知:24g2molm1(Mg)(14-2-2×3)×10-3L×1mol/L2要点感悟则:m1(Mg)=0.072g则:m总(Mg)=0.072g×500/10=3.6g(2)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NaOH~NaCl~HCl,相当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所以c(HCl)=14mL×1mol/L/10=1.4mol/L[答案](1)Mg3.6gAl2.7g(2)1.4mol/L随堂试训1.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B.氯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解析]盐酸跟镁、铝都反应,A错。氯水中存在游离氯,是氧化剂,镁、铝都有还原性,是还原剂,都会和氯反应;氯水中有氯和水反应的生成物——盐酸和次氯酸,镁、铝都会跟酸反应,B错。烧碱是氢氧化钠,铝有两性,可以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铝变成偏铝酸钠溶于水,镁不反应而分离,2Al+2NaOH+2H2O2NaAlO2+3H2↑,C对。纯碱溶液,是碳酸钠溶液,镁、铝都不与之反应,D错。要点感悟1.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例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