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炎霉菌性阴道炎会带来突发的外阴奇痒,让你睡卧不安,异常的苦恼将影响你正常的休息和工作。性触传染是此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并非总是如此,如果你患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并不一定表示你的伴侣与别人发生过性关系。它也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引起的。不洁的浴盆、内裤、毛巾等也可传染。如果患有此病,你和你的伴侣必须同时接受治疗。发病原因霉菌性阴道炎是人们习惯性的说法,实际上这是一种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其中以白色念珠菌致病最多见,占80%~90%。一般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可潜伏在人体的口咽部、肠道、皮肤及阴道粘膜上,与人体和平相处,并不引起疾病。在无症状健康育龄女性的阴道中,15%~50%可分离到念珠菌,一般可达20%,阴道带菌状态可持续几个月乃至几年。但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患严重疾病,有复合维生素B缺乏,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霉菌性阴道炎就容易乘虚而发。未来月经的少女和绝经后的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率较低,说明此感染与激素代谢有关。易感因素1.妊娠妊娠期间,阴道带菌率和产生症状性阴道炎可增高,特别在妊娠最后的3个月时发病率增高更为明显。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在妊娠期间也最为常见。2.口服避孕药研究表明,应用含大量雌激素的避孕药能增高念珠菌的阴道带菌率,一般在服药6~9个月之后出现。3.糖尿病患糖尿病妇女,由于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增多,使阴道内酸度增加;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外阴常被含糖量很高的尿液污染,这些均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而致病。4.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阴道内环境改变,可使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率增高、症状加剧,而且还能使无症状的阴道带菌率由10%增加至30%。5.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卫生习惯在其他一些因素中,如穿紧身而不通气的内衣裤,使局部湿度增高,阴道炎发病率也增多;上厕所后卫生纸从肛门往尿道方向擦,会将肠道的霉菌带到外阴,引起炎症;内裤与袜子同洗;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共用浴盆;借穿他人内裤等,也会造成交叉感染。感染源肠道胃肠道可能是阴道念珠菌带菌或感染最根本的来源。性传播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其配偶5%~20%可有阴茎带菌状态。阴道复发。发病情况全世界有数百万妇女患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在许多国家里,念珠菌性阴道炎依然是大多数妇女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在美国,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仅次于厌氧菌阴道炎之后,居第二位,是滴虫性阴道炎的4倍多。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药的普遍应用,阴道念珠菌感染正在逐渐增多。据统计,在所有妇女的一生中,约有75%至少发生过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其中40%~50%可发展成慢性。有哪些症状外阴及阴道奇痒难受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有时甚至会坐卧不安,痛苦异常,从而影响睡眠和工作;有时还伴有烧灼痛、排尿困难及次数增多、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加,白带粘稠如奶酪样或伴有如豆渣样白色小块从阴道排出,略有臭味。阴道感疼痛、刺激感,并有性交困难。窥阴器检查阴道壁粘膜有白色伪膜和脱落后的红斑,阴道壁充血和水肿,宫颈正常,上述症状常在行经前1周加重。许多妇女可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建议疗法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上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请立即去医院检查。1、去除易感因素,如避免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对性伴侣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口服广谱抗生素及强的松等,合并糖尿病者需积极控制。2、局部用2%~4%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冲洗外阴及阴道,或坐浴,10次为一疗程。3、咪唑类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咪、益康唑等:可用克霉唑栓剂一次500毫克塞入阴道,也可用小剂量每次100毫克,10~14天为一疗程,临床治愈率达90%。但是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4、偶有因外用药物阴道出现烧灼感副作用时,可用疏阴祛霉散熏洗,疗效甚佳。5、顽固性病例常因与糖尿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并发而致,如久治不愈,应检查尿糖、血糖和有无滴虫感染。为防止阴道念珠菌的感染,可用中药疏阴祛霉散熏洗,十付一个疗程。6、合并妊娠时,为了避免感染新生儿,仍应进行局部治疗,有时需持续治疗至妊娠8个月,以防复发。必须注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切不可用高锰酸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