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迫在眉睫●张宇东法律出版社朱慧北京工商大学当今社会,由于卫生、教育及社会福利的进步,大多数国家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一些人口统计学家认为人的寿命可能会变得格外长,全世界已经视老年问题为社会责任。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新闻公报:1999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1.6%;50年后,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增至25亿,占总人口的比率也将升至25%。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国家。根据这一通用标准衡量,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已是老龄化国家。目前高龄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希腊,达23%。其次是日本、德国和瑞典,为22%。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在发生。依据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过程的预测,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进入老年,我国已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第二阶段”,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阶段。2010~204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据估计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10年提高3.99%,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1]事实证明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也快速进入老年型城市。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90万人,到2050年将超过500万人。占城市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并以每年四至五万人的速率递增。北京市步入老年型社会的进程约为25年,远快于其他发达国家部分城市历时百年的老龄化人口结构转型周期。到2025年,北京市每3.5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北京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显现。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关心老人,丰富老人晚年生活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目前还是有很多具体的设计没有到位,或者没有涉及到老年人群的消费领域。市场上针对中青年和少年儿童的各式服装、各类生活用品和食品等一应俱全,目不暇接。相比较而言,老年人用品市场确实还没有形成规模。老年人由于他们的特殊生理、心理条件,应该得到社会更大的关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上制定了方便老年人的有关规定和条例,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的。但遗憾的是,许多产品(广义上的)的设计仍然有意、无意地把老年人弱势群体排除在使用对象之外,从而限制了他们潜能的发挥,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剥夺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有关人士指出,当前,零售业难以触及老年用品市场,关键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切入点”。以保健品为例,虽然当前保健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初期市场已开发出来,其销售前景看好。原因就在于,572007.10以中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为切入点,让“健康是金”深入人心,近年来,在宣传上更是打出“亲情牌”,让关注家中老人健康的年轻人成为保健产品的间接消费者。由此可见,老年人用品市场的开发,必须符合老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也可以说,不切合老年人实际的产品是得不到老年消费者的认可的,在市场上是没有生命力的。由于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老年人的平均带病期较其平均健康期时间长得多,城市男性为12.25年,占余寿的75.20%,女性为15.11年,占余寿的78.50%;农村男性为9年,占余寿的57.10%,女性为11.46年,占余寿的62.40%(如图2所示)。我国老年人60岁以后的寿命中有3/4时间生存在带有慢性疾病的状况之中。而且,女性老年人余寿中的带病期较男性长,所占余寿的比重也大。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带病期较平均预期健康期要长,存活在高龄的老年人寿命多伴随着各种慢性疾病。调查表明,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平均服用7种不同药物。我们通常所说的“病人合作”,即依从性(Patientcomp1iance/Treatmentcomp1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