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编号类别中学综合姓名岳雪莲(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单位榆中县金崖中学课题名称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电话13893621126电子邮箱zhzhwei5236763@126.com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的解读一、关键词界定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二、课题名称的解读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指教师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问题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随机辅导,结合课程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强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严峻任务。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因而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的同时,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德、智、体、美、劳诸学科进行比较,普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以上各学科有着部分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各育都可被认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校在2010年5月成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由我兼职心理教师工作(另外担任八年级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心理咨询室具体由学校政教处负责,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将心理教育工作列入计划,但由于学校场地紧缺,人员、经费也相对紧张,无法保证正常开展工作。因此,学校特别要求学科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渗透教育。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健康,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身心健康是人的素质基础。它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知道,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没有和谐的个体就没有和谐的社会,而身心健康是和谐个体的基本标志。为培养学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和谐,让学生首先做一个和谐的人。因此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社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是榆中县一所农村中学,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囿于条件,难以受到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也相对落后。因此,学生在认知习惯方法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比例很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对较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如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二、建立与课堂教学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三、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何挖掘?如何归类整理?四、加强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辅导。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周期一年(2011年5月——2012年5月)(二)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在课题研究初期,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制订各阶段具体任务。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2011年6月——2012年4月)。1.开展自己所带的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教师对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情况调查。全面分析,具体研究,确定课题研究重点,探索展开研究的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