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他指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材料解读根据材料思考,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为威胁。……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大事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获得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回归我在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1842年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决条件。我们事先也商量过了,能不能主权换治权。主权问题不可谈判,谈判不成,我们也要收回。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实质:用治权掩盖主权那你们想如何收回香港呢?关于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澳门回归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国亲两党大陆行,两岸关系春意浓西安市民举牌欢迎连战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台湾当局“去中国化”台独无望,统一必行!台湾东森卫视记者提问:2007年是两岸的关键年,当然现在两岸的政治冷,但是民间交流非常热,……而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还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构想?2008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我们看到,在北京有奥运,在台湾有大选,对于未来的两岸关系,总理您的期待和看法是什么?谢谢。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国家总理,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这两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十分关键的时刻,关键在哪里?关键在维护台海的和平和稳定。我们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我们绝不允许改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国际公认的法律地位。我们将牢牢把握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贯彻和执行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推进全面的、直接的双向“三通”。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知识结构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国两制”邓小平提出实践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含义香港回归(1997.7.1)澳门回归(1999.12.20)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