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之给单亲学生多点爱高晓霞(白银市会宁太平店镇中心小学会宁730714)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关键词:单亲学生德育教育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认为老师上好课,教学生学会知识。我以为这样老师就做是尽心尽责了。但当我真正投入到教学中,我才知道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我们所带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这每一项都是我们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的东西。只有真正打开孩子的心结,和他们融为一体才是作为一名老师真正的成功之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牛志强性别:男年龄:10岁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软弱、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三、有关资料的调查牛志强同学今年10岁,他的爸爸在在外常年打工,整天忙着挣钱,妈妈在牛志强3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根本就没有照看过孩子。由他的奶奶带他在镇上租房子读书,因为这些原因牛志强的爷爷奶奶、爸爸的对他百般呵护,在家深受宠爱,于是乎他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事必须照顾他。尤其到双休日,孩子就像一匹野马,四处去玩。他的爷爷奶奶渐渐地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学校,他的性格很多变,情绪很软弱,自控能力差,意志较薄弱,一碰到挫折就不吭不响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不按时完成,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学习上的困难,基础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上课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本来动作就慢,导致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当我与他的奶奶在开家长会交谈时,老人家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娃娃,我们已经没办法管教了,打也打不动,骂也他不听,老师你就帮帮我管教管教这个没妈妈的孩子吧。老人家说这话的时候眼泪在眼圈中打了几转,看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四、个案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性格比较内向,在人面前不爱言笑,学习习惯也很不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抛锚,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从三年级到四年纪,学习成绩也越来越不理想,一考试就会请假不上的自卑感,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2.家庭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单亲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些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李华林的父亲不仅文化水平较低,而且经常使用家庭暴力,她很小时就经常挨打,后来父母离婚,母亲一个人带着他从青海到陌生的武汉靠打工生存,繁忙的工作导致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老师要求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