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业发展情况分析新能源⾏业发展情况分析2017年,中国可再⽣能源发电量1.7万亿千⽡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6.4%。截⾄2017年底,中国可再⽣能源发电装机达6.5亿千⽡,占全部电⼒装机的36.6%。具体来看,在发电量⽅⾯,⽔电达11945亿千⽡时,同⽐增长1.7%;风电3057亿千⽡时,同⽐增长26.3%;光伏发电1182亿千⽡时,同⽐增长78.6%;⽣物质发电794亿千⽡时,同⽐增长22.7%。在发电装机⽅⾯,⽔电装机3.41亿千⽡、风电装机1.64亿千⽡、光伏发电装机1.3亿千⽡、⽣物质发电装机1488万千⽡,分别同⽐增长2.7%,10.5%,68.7%和22.6%。2017年,国家电⽹公司经营区域积极消纳清洁能源电量的同时,也⾯临着严峻的弃⽔、弃风、弃光问题。电源结构不合理、电源与电⽹发展不协调、省间壁垒严重、市场和政策机制建设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节新能源发电⾏业总体概述⼀、⾏业发展概况⼀是发电装机结构清洁化趋势明显。截⾄2017年底,全国全⼝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同⽐增长7.6%;其中,⾮化⽯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9亿千⽡,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重为38.7%,同⽐提⾼2.1个百分点。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372万千⽡,其中,新增⾮化⽯能源发电装机8988万千⽡,均创历年新⾼。全年新增并⽹风电装机1952万千⽡,其中,东、中部地区占58.9%,同⽐提⾼8.8个百分点;新增并⽹太阳能发电装机5338万千⽡,同⽐增加2167万千⽡,82.4%的新增装机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同⽐提⾼19.6个百分点。⼆是⾮化⽯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全国全⼝径发电量6.42万亿千⽡时、同⽐增长6.5%;其中,⾮化⽯能源发电量同⽐增长10.0%,占总发电量⽐重为30.4%,同⽐提⾼1.0个百分点。全⼝径并⽹太阳能发电、并⽹风电、核电发电量分别增长74.5%、27.6%和16.6%。三是弃风弃光问题明显改善。受电⼒消费较快增长、⽔电发电量低速增长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全国核电设备利⽤⼩时7108⼩时、同⽐提⾼48⼩时。在政府和电⼒企业等多⽅共同努⼒下,弃风弃光问题明显改善,全国并⽹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利⽤⼩时分别为1948、1204⼩时,同⽐分别提⾼203、74⼩时,其中,西北区域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利⽤⼩时分别提⾼380⼩时和146⼩时。2017年全年弃风电量419亿千⽡时,弃风率12%,同⽐下降5.2个百分点;弃光电量73亿千⽡时,弃光率6%,同⽐下降4.3个百分点。⼆、⾏业供求情况(⼀)⾏业⽣产1、发电量2017年,我国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发电量继续较快增长,占⽐较上年同期持续提升。2017年全年,核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占全部发电量的⽐重为3.9%、4.3%和1.0%,与上年同期相⽐分别提⾼0.35、0.72和0.37个百分点。表12013-2017年新能源⼦⾏业发电量单位:亿千⽡时、%2、发电装机容量2017年全年,全国电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372万千⽡,同⽐增长7.6%,创历年新⾼。其中,新增并⽹风电装机1952万千⽡,同⽐提⾼8.8个百分点;新增并⽹太阳能发电装机5338万千⽡,同⽐增加2167万千⽡。表22017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情况单位:万千⽡(⼆)⽤电量2017年,全国全社会⽤电量6.3万亿千⽡时,⼈均⽤电量4538千⽡时,⼈均⽣活⽤电量625千⽡时。全社会⽤电量同⽐增长6.6%,增速同⽐提⾼1.6个百分点,⽤电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运⾏稳中向好,第⼆产业⽤电平稳增长;⼆是服务业⽤电持续快速增长;三是电⼒消费新动能正在逐步形成,⾼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电⾼速增长;四是在⼯业、交通、居民⽣活等领域推⼴的电能替代成效明显;五是夏季长时间极端⾼温天⽓拉动⽤电量快速增长。分季度看,各季度全社会⽤电量增速分别为6.9%、5.8%、7.8%、5.7%;其中,受夏季极端⾼温天⽓拉动,第三季度增速相对偏⾼。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电量增速分别为5.2%、7.3%、9.1%和4.6%;其中,西部地区受⾼耗能⾏业⽤电恢复性增长以及上年低基数因素影响,⽤电增速⽐上年提⾼5.6个百分点。电⼒消费特点:⼀是第⼆产业⽤电量增长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催⽣⽤电新增长点。第⼆产业⽤电量同⽐增长5.5%,增速较上年提⾼2.7个百分点;制造业⽤电量增长5.8%,⽐上年提⾼3.4个百分点,增速为2014年以来的最⾼⽔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