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集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哦能力﹚。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C.理解课文D.朗读和默读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B)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D)A.课堂应变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分析教材的能力7.听力构成的要素包括(B)A.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B.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记忆力C.记忆力、理解力、复述力、注意力D.记忆力、复述力、注意力、辨析力8.小学阶段说话训练总的要求是(D)A.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B.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演讲、注意礼貌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表情丰富D.先想后说、注意礼貌,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2010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21.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A.符合时代的需要B.体系科学C.语言文字规范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ADE)A.综合性B.多样性C.连续性D.阶段性E.实践性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ACDE)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力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4.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是(ABCD)A.背诵B.课堂讨论C.听讲D.听评E.看图说话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文道统一"“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道统一”是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文道统一”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2.集中识字是我国传统的识字形式。特点是:先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