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年高考2年模拟)新教材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历史教案VIP免费

(3年高考2年模拟)新教材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历史教案_第1页
1/13
(3年高考2年模拟)新教材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历史教案_第2页
2/13
(3年高考2年模拟)新教材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历史教案_第3页
3/13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知识素养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中枢机构的变化以及赋税制度的变化。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影响。知识点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创立时间曹魏时期内容中央委任①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沿革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影响②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二、科举制形成(1)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1)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③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意义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1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知识拓展科举制的特点(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出身,皆可参加。(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科举制被正式废除。学思之窗(教材P39)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提示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一、历史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二、运行机制1.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2.机构2(1)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④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构图解史唐朝三省六部制运作方式知识拓展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知识点三赋税制度一、租庸调制(曹魏至唐朝前期)沿革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意义(1)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2)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二、两税法(唐朝中后期)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3目的解决财政困难提出780年,宰相杨炎提出内容(1)每户按⑤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意义(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概念阐释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知识拓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关系(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2)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被两税法取代。思考点(教材P40)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税种由繁杂逐渐简化。探究点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史料一(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3年高考2年模拟)新教材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