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问题中的应用【思维导引】“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大专题包括必修1教材中的前四章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同学们要高度重视。“牛顿运动定律”就高考而言无疑是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能仅局限在前四章,应延伸到其他运动类型和其他性质力。在第一轮复习里已经从两种典型问题对牛顿运动定律进行了具体巩固,现在我们换一种形式,即通过两个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问题中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问题中的应用”加强对牛顿运动定律更进一步的理解掌握。在“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问题中的应用”专题里,我们应该注重哪些知识点?比如说:直线运动的条件、特征、类型、规律怎样?学过哪些性质力?各种性质力的基本内容是否熟练?牛顿三定律的内容表述、公式及其理解是否掌握?应该总结哪些思想方法、分析方法?比如:整体法、隔离法等。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比如:问题的审读、分析中的细节(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的划分、瞬间的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关键字词句的推敲等);解答的规范性、严谨性等。【学习目标】1、通过对知识的进一步熟悉和梳理,努力做到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由厚到薄)2、通过对例题的细致分析,进一步熟悉读题、审题、解析等环节。3、通过对解题思路、方法的整理,强化“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这一解题途径的应用。【知识网络】请同学们自己完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小结:1、几种性质力的归类比较;2、直线运动类型及规律;3、运动和力的关系。【真题回放】请同学们对照下列真题总结考点组合方式和典型解题方法:1.(2010年安徽)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2.(2009年安徽)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3.(14分,2009年安徽)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⑴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⑵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4.(14分,10年安徽)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求:PQt/sv/(m·s-1)O2468246810(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2)水平推力的大小;(3)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典例分析】例题一:MN、PQ是两条竖直线,物体处在MN、PQ区域时将受到水平恒力的作用.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MN上A点以速度v0=30m/s射入,恰能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v0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为α=53°,且MN、PQ区域足够大,g=10m/s2,求:(1)物体在MN、PQ间运动时离A点的最远距离;(2)物体在MN、PQ间运动的时间.拓展1:如果改变F的大小和方向,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大小为多少,方向怎样?拓展2:如果改变F的大小和方向,要使物体仍然做直线运动,F至少要多大?例题二:如图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g=10m/s2(1)若F=140N,物体将向上做什么运动?(2)若F=100N,物体将向上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