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4第七节了解电容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基本结构、种类、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电路图符号2、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基本工作方式——充电和放电3、掌握电容器电容的概念4、理解决定电容量的因素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电容器的结构和充放电过程,认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2、进一步理解比值定义法。3、经历决定电容量的因素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目标1、通过决定电容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培养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了解电容器的实际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学法引导1、教师通过实例介绍容器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识别常用的电容器、了解结构,引进电容的概念;2、然后学生认真观察现象,自己体会决定电容量的因素.再与以前用过的比值定义法对比.三、重点:掌握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电容器若干(10μF,20μF,40μF),纸质电容器1个,已拆好的纸质电容器若干(每两个同学1个)、学生自制获奖作品——防潮电容器。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展示实物,让学生识别电容器,让学生自己解剖,清楚电容器的构造,再讨论电容器的作用、实际应用、决定电容量的因素以及电容器电容的概念,是学习过程轻松、高效、趣味盎然。七、教学步骤(一)引入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在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洗衣机、电风扇、日光灯的启辉器、电视机、收音机中都有电容器(在黑板上写出课题)。(二)识别电容器(展示电容)1.认识电容器的外形,它有两个电极。2.认识纸质电容器的构造(让学生自己解剖)。请同学们拿出电容器,它和老师展示的电容器一样,只是敲碎并且去掉了外壳,请大家把它轻轻展开,直至露出电极的末端。我们看到的电容器有两片锡箔,叫做电容器的极板;两极板中间用绝缘纸隔开;每个极板用一根导线引出一个电极;最后,再加外壳封装。这是电容器的构造。用心爱心专心服务电话:010-82780075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3.电容器的作用:容纳电荷,同时也储存了能量。4.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三)电容器的充放电1、电容器的充电:使电容器带电、即电容器从电源获得能量转化为自身电场能的过程。2、电容器的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即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四)电容器的电容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用C表示。公式:QCU单位:国际制单位为法拉,简称法,符号为F。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1μF=10-6F,1pF=10-12F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由电容器本身的属性决定。(五)决定电容的因素实验仪器:学生自制获奖作品——防潮电容器的介绍。演示:课本图1-7-5、1-7-6、1-7-8的实验。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并跟两极板间插入的介质有关。(六)电容器的种类(展示)实用电容器的种类很多,可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类.1)根据电容器极板形状分为: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柱形电容器等.2)根据电容器极板间电介质分为:真空电容器、空气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聚四氟乙烯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3)根据电容器电容是否变化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等.(七)电容器的两个重要指标:电容值和工作电压(耐压)电容器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应用很广.大型的电力电容器用来提高电力设备的效率.电子技术中常用电容器来产生电磁振荡、改变波形、滤波、耦合等.电容器充电后储藏有电能,放电时强大的电流和火花可用来熔悍金属等(八)课堂练习(见课件)八、布置作业:课本27页2、3用心爱心专心服务电话:010-8278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