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1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知识整合】1.实验目的: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实验原理:(1)用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如滑动变阻器)测量。如图1所示: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2)用电流表、电阻箱测量。如图2所示: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3)用电压表、电阻箱测量。如图3所示: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这几种方法均可测量,下面我们以图1所示的方法介绍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3.实验器材:电池(待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4.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照电路原理图把器材连接好。(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一端。(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U值。(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5)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作U-I图,求出E、r5.注意事项:(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2)测量误差: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V档。(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重难点阐释】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本实验中的一个难点。原则上,利用两组数据便可得到结果,但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也可以将数据描在图上,利用图线解决问题。利用图线处理数据时,要明确:用心爱心专心服务电话:010-82780075图1图2图3(1)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它反映的是:当电流强度I增大时,路端电压U将随之减小,U与I成线性关系,U=E-Ir。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是电源的性质,所以也叫电源的外特性曲线。(2)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中,U与I成正比,前提是R保持一定,而这里的U-I图线中,E、r不变,外电阻R改变,正是R的变化,才有I和U的变化。实验中至少得到5组以上实验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要求: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点意味着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电源电动势E。横轴截距点(路端电压U=0)意味着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短路电流。说明:①两个截距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②由于r一般很小,得到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将纵轴的坐标不从零开始,计算r时选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得。【典型例题】例1:在测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电压表量程为15V,B电压表量程为3V,A变阻器为(20Ω,3A),B变阻器为(500Ω,0.2A)。电压表应该选(填A或B),这是因为。变阻器应该选(填A或B),这是因为。例2:如图图中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x。(1)写出操作步骤:(2)由R及测得的量,可得E=,Rx=。例3: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5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①画出试验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需要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r=(用I1、I2、U1、U2及R表示)用心爱心专心服务电话:010-82780075【课堂练习】1.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多阻端电压和相应电流值,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与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试验数据来分析,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U/V0.600.700.800.901.001.10I/A0.180.210.250.270.300.332.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电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