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2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教案人教版(阅读课文,仅提供自学提纲)一、维也纳体系的确立1.维也纳会议①召开:1814年—1815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②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c.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2.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二、维也纳体系的维护1.神圣同盟:1815年秋,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组成(后来除英、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的教皇国外,欧洲各国相继加入)。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各国的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2.四国同盟:英、俄、普、奥四国组成。(1818年法国加入,变为五国同盟),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规定定期召开会议,解决争端。3.维也纳体系的历史作用:维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三、维也纳体系的动摇1.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的各种矛盾①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②被压迫民族同欧洲大国压迫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③神圣同盟内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2.19世纪早期欧洲各国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①首先在西班牙,随后在意大利、俄国和法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②1832年,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③1821—1829年希腊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首次被改动,同时也使神圣同盟开始分裂、瓦解。1830年,比利时摆脱荷兰控制而独立,使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再次被改动,也使神圣同盟最终破裂。四、雄也纳体系的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1.背景①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争取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要求独立。③欧洲各地相继出现农业欠收和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2.概况意大利革命:揭开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序幕。法国革命:①二月革命:1848年2月,巴黎的工人、学生、市民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②六月起义:二月革命后,起义者组织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果实,并于6月镇压了工人的起义。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③六月起义后不久,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利益的路易·拿破仑攫取政权(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注意:巴黎工人六月起义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反映的是工业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对立。注意:法兰西第二帝国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利益。大工业家即工业资产阶级的上层,它的掌权是法国1848年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第二共和国的短命而亡,说明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尚未壮大到可以单独掌权的程度。德国革命:维也纳和柏林起义,要求结束专制统治。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①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人民起义,争取民族解放。②匈牙利起义影响最大,赢得了独立。3.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①以沙皇俄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封建君主国疯狂镇压革命。沙俄派军队扑灭了匈牙利革命,成为欧洲宪兵。②资产阶级害怕革命继续深入会危及自身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镇压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③1849年,欧洲的革命烈火基本被扑灭。4.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①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②它的范围广泛,沉重打击丁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③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