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_第1页
1/2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_第2页
2/2
18、《竹影》课型:自读课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激励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8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二、简介作者: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b、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讨论、明确中心。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四、探究交流:a、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b、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五、质疑问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六、延伸拓展: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1、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2、延伸拓展。a、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b、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c、教师小结。七、巩固拓展: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八、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九、布置作业:预习作业:利用VCD、DVD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国舞蹈。复习作业:1.生字、词识记上本。2.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板书:课后小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