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归纳和整理基础训练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对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三国同盟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三国协约的形成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奥匈帝国向哪个国家宣战为开始标志的()A.波斯尼亚B.塞尔维亚C.罗马尼亚D.保加利亚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4.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不守信用B.列强之间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C.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D.同盟国内部不团结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战场是()A.亚洲战场B.欧洲战场C.非洲战场D.美洲战场6.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是“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B.战争进展的快速性C.作战范围的广泛性D.战争的残酷性7.塞尔维亚在一战中的作用是()A.它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但没有改变大战的性质B.它彻底改变大战的性质C.它发动了战争D.它给了奥匈帝国沉重打击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9.下列对美国参加“一战”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害怕战争波及美国本土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协约国力量强大10.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哪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轴心集团D.沙皇俄国拓展训练11.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中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据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战争性质、作战范围、战争影响等三方面有何不同之处。12.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日,恐怖行为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反对。有人说制造萨拉热窝事件的塞尔维亚学生普林西比是恐怖分子,应遭到谴责。你如何看待呢?简要说明理由。归纳与整理萨拉热窝塞尔维亚西东南西东西凡尔登索姆河美国德国奥匈沙俄奥斯曼土耳其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苏俄基础训练·拓展训练1.C点拨: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给了德奥发动战争的借口,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B点拨: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3.B点拨:原子弹是在二战中出现的武器。4.B点拨:意大利倒向协约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做出的决定,与其它无关。5.B点拨:一战中,战场以东西两线为主,尤以西欧战场最为关键。6.D点拨:凡尔登一役双方伤亡70余万,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7.A点拨: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战争,但在整个一战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能改变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8.C点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战双方交战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这决定了一战的性质。9.C点拨:美国在一战接近尾声时收拾残局,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维护其债权国的利益。10.A点拨:一战最后以奥匈帝国解体,德国宣布投降而告结束。11.前者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后者是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又侵略了别国的战争;前者在世界范围作战,后者局限在欧洲;前者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后者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利益。点拨:该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答题时,从题中给出的三个比较点展开回答,注意语言简洁准确,要点全面而无遗漏。12.在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是对塞尔维亚明目张胆的挑衅;普林西比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是一个带有恐怖主义的爱国行为;这种行为表达了塞尔维亚人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但它却成为德、奥发动世界大战的绝好借口,并给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搞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良策,往往造成灾难,铸成大错。因此,我们应反对恐怖主义支持正当的爱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