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演示。【教学准备】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并引出课题(2-3分钟)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分别请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师:有哪位同学能起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课前复习部分)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立的。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屏接收,都是立的。师:回答得非常正确,很好,请坐。谢谢师:这些都是什么镜成的像?生(齐回答):凸透镜成像。师:你看,既然是凸透镜成像,但是成像特点却不同。师:同学们能从中发现些什么呢?生:····师: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请看我们今天所学的课题——第3节探究凸镜成像的规律(板书)师:接下来,请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播放课件第3张)(以下有时间可附带提一下)(1分钟左右)【学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带有刻度尺的光具座及附件【第二环节】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7-8分钟)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即将所学知识,参照学案,开始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师:看看能从中提炼出什么样的问题、自身能作出怎么样的猜想,以及知道本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请同学们大胆讨论!好,现在开始。生: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中···师:(走动,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听学生之间讨论了什么)(5、6分钟过去后)师:好,停,我刚巡视了一下,大多数小组的同学已讨论出些问题。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问题和猜想。。。生:问题是①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是②凸透镜成的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或说“物距”)(或说“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距有关)(或说“与像距有关“与焦距有关”)师: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同学们提出了种猜想。那么,来验证猜想到底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做实验····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做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分钟刚刚过···估测时间)师: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温习几个概念:(请看图中示意的位置)一倍焦距:f(某某··代表什么。简要介绍下这几个物理量)二倍焦距:2f一倍焦距点:F二倍焦距点:P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师:同学们请注意,做实验完后,并按照老师课件上的分组要求,分别展示自己的数据,和分别归纳总结成像的特点。师: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中的实验步骤,现在开始做实验。。。【第三环节】学生小组合作,做实验,完成表格数据,并分析成像性质特点(15-18分钟)生:分组实验中····师(到各组中去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操作问题,及解答一下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