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滑轮课题11.2滑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力学特点,学会设计实验表格。2.能识别动滑轮及定滑轮,并认识其杠杆的本质3.能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力学特点,并能运用其特点解决相关计算。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难点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2)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教法及教具2.电脑、实物投影、视频3.学具准备: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共8组,每组6人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完成右侧练习后的同学可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10N∕kg)2.若物体重为G,每个动滑轮重为G0则F的大小为:______8)修筑盘山公路的目的是___________1.小组活动注意安全,主动参与,不做旁观者,2小组内交流要有组织有序且高效,听从F7)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N的重物提起。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组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11.3.1),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4.如图11.3.2,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F2___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5.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A.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C.省力而且能省距离D.能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A.拉力为80牛B.拉力为40牛;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D.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6.如图所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3<F1<F2B.F1<F2<F3C.F2<F1<F3D.F3<F2<F12.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3.实验按教材步骤进行且数据记录要及时。5.对于结论的归纳,要在组内广泛交流,取得最佳答案,对于不现意见者,要交图11.3.2图11.3.1流原因。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板书设计11.2滑轮一.滑轮的使用特点: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2.动滑轮的使用特点3.滑轮组的使用特点二、滑轮组的绕制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