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VIP免费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1页
1/3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2页
2/3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3页
3/3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题4.3地球的绕日运动(1)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3、了解昼夜长短变化,教学重点太阳高度角教学难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探究杆影,观测杆影变化,启示得出太阳高度变化教具:灯炮、长杆、电线……媒体辅助教学活动调控(一)新课引入地球自转产生的效应,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各是怎样?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二)探究新知一、观测标影的发现1、探讨观测标影日变化的启示a.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b.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标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探讨标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标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夏高冬低)3、探讨标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标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二、地球的公转1、旗标的影子:(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2)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从而导致标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2、读图(一)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二)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以上仅指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情况相反)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实验P137】(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得出结论】1、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冬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南回归线。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的季节变化规律。(1)地球绕日运动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其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2)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进一步分析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有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板书设计】4.3地球的绕日运动(1)1.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标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从而导致标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2.地球的公转1、旗标的影子:(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2)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其中(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2、读图(一)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二)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1、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冬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南回归线。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教学反思1.太阳高度(角)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经动手后易突破。2.由于知识点抽象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力,学生难以正确设计实验。需要教师的引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