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举例说出性别决定的类型。3.能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技能目标】1.基本能运用染色体组型的确定的科学方法。2.利用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能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获取有价值的资源。【情感目标】1.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认识到生男生女的随机性,从而破除封建、错误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2.通过对伴性遗传特点的学习,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染色体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知识,为本节染色体组型和性别决定的学习打下基础。而性别决定与他们自身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比较浓厚。之前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染色体、减数分裂等概念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基因是如何遗传的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具备了对一对、两对甚至多对基因的遗传状况进行分析的能力。理论上,伴性遗传其实质也是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遗传给后代的情况,也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但是,伴性遗传牵涉到的是性染色体,与学生前面所涉及到的常染色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加大了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分析解决现在所面临问题的难度。高二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分析评价能力。他们的学习动机目的明确,自觉性较高,并对与社会现实有关的问题感兴趣。三、学习内容【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综合了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分离定律,不仅在整本教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综合的遗传图谱分析题常出现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会考中,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类型、个体的基因型及患病概率的计算。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建议安排为2课时,第二课时着重训练对遗传图谱的分析。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简单地介绍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重点】1.确定染色体组型方法,并能运用分类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2.人类性别决定的过程及意义3.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及简单的遗传图谱分析【教学难点】1.性别决定的过程2.对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结果的假设四、教学方法设计思路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与抛锚式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更加形象地描述XY型性别决定的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抛人类的伴性遗传分析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性别决定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果蝇伴性遗传实验锚式教学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果蝇伴性遗传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小组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成目标的全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教学时间一、课前准备板书: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性别决定的类型3.伴性遗传的特点告知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今天要学习什么二、直接导入一、染色体组型大家看到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就这么多。那什么是染色体组型呢?(分析,有利记忆)都知道了吗?我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不要看书哦。看书回答记忆回答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反馈,以防有些学生滥竽充数2三、新课讲授多媒体多媒体展示人类染色体图问:如何确定染色体组型?为何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一步步引导)多媒体展示正常男性核型图及其编号与分组思考回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印象3二、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多媒体展示男性与女性核型图问:男性与女性核型图有什么不同?引出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的概念问:性染色体如何决定性别?性别决定的过程?比较,回答画出人的性别决定的过程纠正错误培养识图、分析、比较能力简单的构图能力,为遗传图谱的分析打下基础5演示抛锚式教学多媒体动画总结人的性别决定过程课后延伸:理论上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但事实上现实社会男女比例失调,这是为什么?课后查资料,得出结论巩固加深培养学生自觉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渗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总结:像人类这样,有XY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叫XY型性别决定。那还有什么类型性别决定?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动物属于什么型。总结、归类自主获取知识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