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顺序结构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图1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最重要的程序结构,它不存在条件判断、控制转移和重复执行的操作.顺序结构指的是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因此也是最重要的程序结构,其特点是各个部分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一个顺序结构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语句块组成,且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最简单的一种顺序结构是每一个语句块中只含有一条不产生控制转移的执行语句.每个语句块本身也可以是一个顺序结构,因此一个顺序结构可以由许多顺序执行的语句组成.在顺序结构程序中,各语句是按照位置的先后次序,顺序执行的,且每个语句都会被执行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在淘米煮饭的时候,总是先淘米,然后才煮饭,不可能是先煮饭后淘米.所以在编写顺序结构的应用程序的时候,也存在着明显的先后次序,应注意这种先后顺序关系.当然,为了让计算机处理各种数据,首先就应该把源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处理结束后,再将目标数据以人能够识别的方式输出.对于顺序结构,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时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只包含顺序结构算法的实例.三维目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的顺序结构案例,使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意义,并能够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以及能用顺序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简单问题的算法,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顺序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简单问题的算法.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有一个笑话,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演的,宋丹丹问:“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赵本山答不上来,宋丹丹给出答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尽管这是一个笑话,但是宋丹丹的答案中把大象放进冰箱分了明确的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这三步缺一不可,每步都必须执行,且先后顺序不可调换.1我们不知道宋丹丹是不是学习过算法,但是她的回答恰恰体现了算法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即顺序结构的思想.(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顺序结构)设计思路二:(问题导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按部就班地做.例如做饭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先淘米,再把米和水按一定比例一起放在电饭锅里,再插上电源打开开关,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每步都必须执行,且顺序不能调换.解决数学问题更是如此,例如我们要确定已知线段AB的三等分点,那么应该怎样来完成呢?S1过线段AB的一个端点(不妨设A)作射线AP;S2在AP上依次截取AC=CD=DE;S3连结BE;S4分别过C、D作BE的平行线,交AB于点M、N,则M、N就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上述四个步骤也是缺一不可,每步都必须执行,且顺序不能调换.像这样的按一定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的一种结构,就是算法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即顺序结构.(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顺序结构)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有红和蓝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把红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蓝墨水错装在了红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两个墨水瓶中的墨水不能直接交换,所以应该通过引进第三个空墨水瓶的办法进行交换.其算法如下:S1取一只空墨水瓶(设其为白色),将红墨水瓶中的蓝墨水装入白墨水瓶中;S2将蓝墨水瓶中的红墨水装入红墨水瓶中;S3将白墨水瓶中的蓝墨水装入蓝墨水瓶中.在计算机程序中,与这个例子类似,每个变量都有自己的存放空间,即每个变量都有自己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各自的“门牌号码”(地址),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需要借助一个新的存储单元来完成.例如若x、y的初值为x=1、y=2,现在要交换两个变量x、y的值,使得x=2、y=1,那么我们应该进行如下的操作:S1p←x;S2x←y;S3y←p.S1的意思是先将x的值赋给变量p,这时存储变量x的单元可以做他用,但是这时x的值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等于1,当然p的值为1;S2的意思是再将y的值赋给变量x,这时存储变量y的单元可以做他用,但是这时y的值并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