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备课资源●历史回眸新航路的开辟只不过是西欧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但是,荷兰、英国这两个工业及航运业都日趋发达的国家后来居上,不但取代了西、葡两国的地位,而且互相争夺海上霸权,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英国。16世纪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两雄并立,展开争霸斗争,结果,西班牙获胜,在1580年合并了葡萄牙。葡萄牙虽然在1640年恢复独立,但是经过这次合并,它的地位一落千丈,许多海外殖民地被后起的荷兰夺去了。西班牙好景也不长,尼德兰革命使西班牙失去了荷兰这个富庶的属地,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一步削弱了西班牙的实力。16世纪时,荷兰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上半期,西班牙失去霸权,代之而兴起的荷兰成为头等贸易及殖民帝国。荷兰之所以兴起,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它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欧洲两股贸易要道都要经过荷兰,荷兰就是靠贩运这些贸易商品起家的。二是荷兰的平底船。这种船造价便宜,载运量大。三是荷兰组建大型独占贸易公司作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与封建专制的西、葡两国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荷兰在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在1617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这样的商业组织。公司是私人集资筹建,按股分红,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它选出董事会,后者再选出经理会,由经理会主持日常事务。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殖民地和管理殖民地。荷兰正是利用了独占贸易公司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的。17世纪时,荷兰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他们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仅从事捕鱼和运鱼的船只就有6400多艘。波罗的海的全部贸易,对印度的贸易,对美洲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力与荷兰商人竞争。荷兰人也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除了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的南非好望角殖民地、锡兰、印度马拉巴海岸、科罗曼德海岸及马六甲外,还占有北美的新尼德兰、南美的圭亚那、非洲的海岸殖民地、东方的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一部分、马鲁古群岛和西里伯斯。在1622~1642年强占我国的领土台湾。但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1661~1662年率大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殖民扩张带动了商贸的发展,同时带动了银行信贷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时成为欧洲的主要金银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在17世纪初也开始了殖民活动,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1733年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同时,英国也侵入印度,到1688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占领了3个重要据点。在西印度,英国占有牙买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马,在非洲占有冈比亚及黄金海岸。同时,英国商人也积极加入海上贸易活动。首先与荷兰发生冲突的是英国。英国从共和国建立时起就狂热地从事大规模的海军建设。为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英国国会从1651年起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又发动数次对荷兰的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不仅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也丢掉了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在打败荷兰后,英国又发动了对法国的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1756~1763年)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欧洲列强之间在海外殖民扩张也好,海上争霸也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掠夺海外殖民地。我们中国人特别不应该忘记荷兰人对我国台湾同胞的压榨。在台湾,荷兰殖民者强占大片土地,把农民变为农奴,强迫农奴每年上缴谷物:上等田每年每10亩地交18石,中等田缴15石6斗,下等田缴10石2斗。还强迫高山族每年上缴5万张鹿皮。在北美殖民地,英国商人把一些不值钱的玩具以骇人听闻的高价出卖给印第安人,骗取巨额财富。在西印度群岛,殖民者建立大规模的种植园,使用黑人奴隶劳动,每年靠奴隶血汗积累了不计其数的高额利润。英国殖民者在征服孟加拉国后,仅克来武(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一人就从孟加拉国库中盗走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