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第十四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史意义。”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1949年,大陆和台湾进人了互相隔绝和武力对抗的时期,到1979年,双方才实现真正的停火。1980年以后,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是,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李登辉上台后岛内分裂倾向开始加剧,台独分子们更是跃跃欲试,而且国民党在他手里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上台后,更是有侍无恐,不断制造“台独”的言行:岛内的政治风气令人惊恐!但无论怎样,台湾社会的主流是希望统一的,民意测验也表明支持“一国两制”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怎样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呢?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慨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实践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的意识。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三、教材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洗刷中华民族百年耻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运用。四、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学习内容: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构想的提出、构想的内容、意义、“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及历史意义。二,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纲领及决心。教师教学时可先出示本课内容表解,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认识。用心爱心专心1“一国两制”构想实践祖国统一展望澳门回归香港回归台湾问题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1984年12月19日)”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讲授法、阅读归纳为主,探究法兼之。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大家听过《七子之歌》没有?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听过?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正确的方针政策?看来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政策并不陌生。那么,“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新课学习]出示本课学习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回答。1、分析“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2、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3、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4、简单介绍一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具体情况。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板)1、“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板)两岸长期分裂,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为结束分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板)用心爱心专心2(1)基本内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