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本册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B1/10本册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B)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济南市2016年高三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阳光经云层衍射造成的B.自然光斜射到玻璃、水面上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入射角变化时偏振的程度也有所变化C.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的频率,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这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D.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解析: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选项A错误;BCD各项所述均是正确的。2.(徐州市2016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X射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更长B.在水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相同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麦克斯韦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解析:紫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A错;各种电磁波的频率不同,所以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B错,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C正确;赫兹的实验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D错。3.(河北衡水中学2016年高二上学期调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图1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作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已知二人实验时所用的单摆的摆长相同,落在木板上的细沙分别形成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本册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B2/10A.甲图表示沙摆摆动的幅度较小,乙图摆动的幅度较大B.甲图表示沙摆摆动的周期较大,乙图摆动的周期较小C.二人拉木板的速度不同,甲、乙木板的速度关系v甲=2v乙D.二人拉木板的速度不同,甲、乙木板的速度关系v乙=2v甲解析:由图可知,甲的振动幅度较大,乙的幅度较小,故A错误;两摆由于摆长相同,则由单摆的性质可知,两摆的周期相同,故B错误;由图可知,甲的时间为2T,乙的时间为4T;则由v=xt可知,二人拉木板的速度不同,甲、乙木板的速度关系v甲=2v乙;故C正确,D错误。4.如下图所示,甲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为参与波动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该波的传播速率为4cm/sB.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C.经过0.5s时间,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向前传播2mD.该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解析:由图知,波长λ=4m,周期T=1s,波速v=λT=4m/s,A错;由乙图知,t=0时,质点P向下振动,则由甲图知,波向左传播,B错;经0.5s振点P完成半次全振动又回到平衡位置,C错;因障碍物长度小于波长,衍射现象比较明显,D对。5.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2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A)A.30°B.45°C.60°D.75°解析:其光路如图所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本册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B3/10由折射定律sinθ2=sinθ1n=222=12,所以θ2=30°。由几何关系及对称性有:α2=θ2-(θ1-θ2)=15°,所以α=30°。6.(三门峡市2015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用频闪照相机连续拍摄的四张在x轴上0~6cm区间段简谐波的照片。已知波沿x轴传播,照相机频闪时间间隔相等且小于波的周期,第一张照片与第四张照片间隔为1s,则由照片可知(D)A.波的波长为6mB.波一定是沿+x方向传播C.波速一定是4m/sD.波可能是沿-x方向传播,且波速是9m/s解析:由图知,波长为λ=4m,故A错误;由于无法确定图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就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故B错误;若波沿+x轴传播,则得t=1s=(n+34)T,波速v=λT,联立得v=(4n+3)m/s,n=0,1,2,⋯当n=0时,v=3m/s;同理得,若波沿-x轴传播,v=(4n+1)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