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1/8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1~2题。A图B图1.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2.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A.①-甲B.②-乙C.③-丁D.④-丙【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会增加。该地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一直都是正值。第2题,根据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和数值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根据A图判断,甲为原始型,乙、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答案】1.D2.A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2/8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析】由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我国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年均增长5.23%)明显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4.46%),说明该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城镇空间的扩张速度。【答案】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4~5题。【导学号:64490100】4.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④人口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解析】第4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5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3/8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能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答案】4.A5.C某品牌电子商务平台2017年“双十一”网上购物交易金额高达1207亿元,并产生了约6.57亿件快递量。据此完成下题。6.“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A.娱乐业发展B.工商业发展C.物流业发展D.金融业发展【解析】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需要发达的物流业。【答案】C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B.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C.机械化程度高,单产较高D.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8.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解析】结合图示可知:从产品种类看甲和乙都是作物为主,属于种植业;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4/8从劳动力密集程度看甲劳动力密集程度高,乙劳动力密集程度低;从产品用途看,甲主要是自给用,乙主要是出售为主;综合以上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答案】7.B8.C图1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图2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9~10题。图1图29.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A.生态B.气候C.地形D.水文10.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A.阻挡风沙B.遮阳防雨C.避寒保温D.防御滑坡【解析】第9题,图示地区地势高差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兰新高速铁路近似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地形。第10题,西北地区风沙大,地上隧道主要是阻挡风沙。【答案】9.C10.A循环农业是美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