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33章第章第88节节伤寒患者的护理伤寒患者的护理要目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二、概述二、概述三、典型临床表现三、典型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四、护理评估五、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五、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六、护理目标六、护理目标七、护理措施七、护理措施八、护理评价八、护理评价1.1.简述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简述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2.2.叙述伤寒患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叙述伤寒患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3.3.初步提出伤寒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初步提出伤寒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4.4.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伤寒患者实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伤寒患者实施护理施护理5.5.说出伤寒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说出伤寒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概述概述伤寒是伤寒是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染病。在夏秋节多发。病后可产生持久免在夏秋节多发。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可感染副伤寒。疫力,但可感染副伤寒。特别要注意水源污染。特别要注意水源污染。周身鞭毛(↓),负染,*22500典型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相对缓脉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及消化道症状、肝脾大、玫瑰疹状、肝脾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常见肠穿孔,常见于极期(病程的第于极期(病程的第22、、33周),也可周),也可在病情好转,进入缓解期时出现。在病情好转,进入缓解期时出现。伤寒病程图返回什么叫相对缓脉?返回简单地解释就是在发热(尤其是高热)患者,其脉搏的加快与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呈比例,一般来说,体温升高一度,脉搏要加快10-20次。返回返回玫瑰疹返回肠出血临床表现肠出血临床表现可从粪便隐血阳性至大量血便,可从粪便隐血阳性至大量血便,甚至休克。甚至休克。肠穿孔的临床表现肠穿孔的临床表现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常突发腹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常突发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冷汗、脉搏痛,以右下腹为主,伴冷汗、脉搏浅速、气促、体温及血压下降(休浅速、气促、体温及血压下降(休克期),克期),1-2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缓解(平静期),稍后体温再状暂缓解(平静期),稍后体温再度升高并出现腹膜炎体征,汗浊音度升高并出现腹膜炎体征,汗浊音界缩小至消失(腹膜炎期)界缩小至消失(腹膜炎期)护理评估1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22.身心状况:.身心状况:((11)症状评估:)症状评估:((22)护理体检:)护理体检:((33)心理社会资料)心理社会资料::33.辅助检查资料:血常规检查;细菌.辅助检查资料:血常规检查;细菌分离;肥达反应分离;肥达反应。。伤寒传染流程图返回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细菌培养::•血培养血培养第第1-21-2周周,阳性率最高。,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确诊最常用)用)•骨髓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已抗菌治疗尤适尤适。。•粪尿培养粪尿培养第第3-43-4周周,阳性率最高。,阳性率最高。•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玫瑰疹吸取物培养玫瑰疹吸取物培养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应用伤寒沙门菌的“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O”与“与“H”H”抗原,副伤寒菌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A”、“、“B”B”、“、“C”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1周左右出现抗体,周左右出现抗体,33~~44周阳性率可达周阳性率可达70%70%。。““O”O”抗体≥抗体≥1:801:80,“,“H”H”或其他鞭毛抗体或其他鞭毛抗体≥≥1:1:160160或或有有44倍增高者更倍增高者更有意义。有意义。肥达氏反应肥达氏反应::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1.体温过高.体温过高2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3.便秘.便秘44.腹胀.腹胀5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有传播感染的可能66.孤独、焦虑.孤独、焦虑77.潜在并发症:肠出血或肠穿孔.潜在并发症:肠出血或肠穿孔护理目...